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与村民生产的关系

家庭教育与村民生产的关系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教化是村民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1949年以前,任徐店村村民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主要以家规家训的形式进行,同时又兼有农业生产的教育,为子女的成长发展提供导向。家庭教育以长辈对晚辈的口头说教为主。在任徐店村,村民基于家教、家规、家训以及学校教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等级观念,如尊卑、先后、老幼等。(二)生产教育传统时期,在任徐店村,家庭教育除人生教育这一内容外,生产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家庭教育与村民生产的关系

家庭教化是村民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1949年以前,任徐店村村民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主要以家规家训的形式进行,同时又兼有农业生产的教育,为子女的成长发展提供导向。

(一) 人生教育

在任徐店村,村民历来就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谁家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或是在治家创业上有所成就,便以“教子有方”相赞誉;若子女长大后在社会上一事无成,又惹是生非,大家都以“没家教”相讥讽。家教在民间被视为保证子女健康成长的主要手段。在任徐店村,大姓基本都有家规、家训。以李氏家族为例,李氏家族在很早之前即形成了成文的族规祖训,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坏丢失,1970年代中后期在族长、门长以及族下有威望的人的号召下,又重新商讨编写新的族规祖训。

其中,祖训内容为:

祖垂明训 晓谕子孙 首忠国家 次孝双亲 

夫妻互敬 兄弟同心 婆媳相让 妯娌谊深 

尊老爱幼 睦邻厚宾 恤孤怜寡 解困济贫 

品端行正 德积福臻 浪费可耻 勤俭堪钦 

耕读传家 奋志凌云 创基立业 争建功勋

族规内容为:

李氏族规 共同守遵 勿触国法 勿犯盗淫 (www.xing528.com)

勿出秽言 勿赌重金 财忌豪取 酒忌狂饮 

破除迷信 严禁毒品 邪恶休作 诡诈弗存 

止斗息讼 戒霸戒侵 朋比为奸 坚决不允 

伦常莫乱 晚育晚婚 循规蹈矩 扬名显亲(5)

祖训族规贴于祠堂内,供族人查看。祖训由祖辈流传下来,由族下有文化的人编写,然后族长、门长与族下德高望重的人商议确定。祠堂里有专门的家棍,族下有专门的打手,但是不轻易使用,只有在有人严重违背伦理道德的时候才会开祠堂门打人,比如不孝顺父母、儿媳侮辱公婆等等犯下大错的情况。祖训本身也是偏重于教育而不是惩罚,因此内容也多为劝人向善、积极向上,而不是具体的惩罚措施。祠堂门轻易不开,一开祠堂门打人就会在村内形成轰动效应,甚至会影响后辈的婚姻,有在祠堂被打的经历别人就不愿与其结亲。

家庭规训一般采取从小言传身教的方式,从小就在细节上对小孩进行教育,教育其分辨是非对错。家庭教育以长辈对晚辈的口头说教为主。不听长辈教导的会被长辈责骂,严重的也会被打。在任徐店村,村民基于家教、家规、家训以及学校教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等级观念,如尊卑、先后、老幼等。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亲戚、邻里之间按年龄辈分的相互称谓、尊老爱幼、尊敬父母、孝敬公婆等。家规、家训起到了教化与约束族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村庄风气、维护村庄稳定的作用,降低了村庄的治理成本。

(二) 生产教育

传统时期,在任徐店村,家庭教育除人生教育这一内容外,生产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关于农业生产的耕作技术、农时把握,以及耕作作物安排、劳动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由父亲教给儿子。男孩子从七八岁起,就开始跟着大人到田地里学习放牲口、浇水、锄草、割麦等简单的农活,随着生产经验的提升以及年龄的增长,再慢慢学习犁地、播种、施肥等较为烦琐、沉重的农活,直到可以独立进行农业生产为止。女孩子虽农活做的比较少,但也是从小向母亲学习做饭、洗衣服、织布、做衣服、纳鞋底等家务活与手工活,女孩子做家务的能力以及手工技术是出嫁后到婆家立住脚的一个重要因素。“女孩子呀,要是啥都会做,那到婆家就得脸气,啥都能干婆婆也挑不出啥毛病。但是你要是啥都不会做,那嫁过去婆婆

就不会给你好脸色受了,除非是你娘家有钱有势的。”(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