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际解法与意识进路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必要性

实际解法与意识进路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必要性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格地说,只有计委的会议才可以理解为在“求解方程组”。实际上这就是3.1.4 节所讨论的“理论解法”与“实际解法”问题。简言之,新古典经济学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要实行“意识进路”的客观要求。毋庸讳言,这种要求显然来自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所提出的任务。瓦尔拉所未曾意识到的是,对于社会科学来说,这种立论方式包含着很严重的问题,因而势必要遭到强烈的、多方面的质疑。

实际解法与意识进路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必要性

自从新古典经济学问世以来,围绕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在经济学家们中间曾经发生过多次激烈的争论。然而,诸多批评意见固然各有一定的道理,最终却难撼大局。鉴于算法的论述是如此不同,且具有系统性,因此,这里仍然要遵循我们的一贯做法,即主要专注于自己的论述,而把已有的争论置于次要地位,尽管文中有时会提到它们。

新古典经济学拥有一个别名,即“边际主义经济学”,由此可见边际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所享有的重要地位。然而,通常遭到忽视的是,名称上的这种区别其实反映了“新古典的家族”内部各主要作者在理论取向上所存在的差异。例如,瓦尔拉尤其强调方程组,他把边际分析置于次要地位;与此相反,门格尔则未曾使用过数学公式,而他所开创的奥地利学派则十分强调边际分析方法,并最终成为新古典经济学主要的批判者和竞争者之一。奥地利学者特别关注经济活动中的时间进程,他们显然把边际分析方法理解为与此有关的一个分析工具。

懂得一点儿数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道理:解方程就是解方程,它不一定非得使用微分学的方法。然而,现代经济学却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了:描述市场中各种力量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程组得到解答(从而市场达到一般均衡)的关键条件是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或者,作为一种变体,在消费者理论中,使得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率与其价格比率相等)。所以,均衡与边际条件之间具有等价性。可是,无论两者之间是否等价,或者边际分析对于解方程是否必要,似乎都没有必要刻意强调这一点,因为,毕竟这只是一个数学概念,是函数所具有的一种数学特征。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只需要论证这个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等性质就可以了。至于均衡实现时这个体系具有什么样的数学特征,又何必管它呢?甚至可以说,在极端的情况下,即使经济学家们真的要动手来解这个方程,似乎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注意它。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再仔细地讨论一下瓦尔拉的方程组。瓦尔拉认为,市场出清的过程就好比解方程:买方与卖方的行为都被各自的函数所左右;市场要出清,意味着买卖数量要相等,于是就产生了方程;方程组的解就是均衡价格。把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为与求解方程组类似,这种想法虽然不够全面,但却是相当真实而合理的。实际上,可以说这是个人在作决定时(无论是否面对他人)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总是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或条件,然后把它们汇总和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决定。换言之,一个实际的决定总是会照顾到多方面(尽管不可能是全部)的因素。因此,当所涉及的事务延伸到诸如市场交易这样的社会领域时,经济学家们自然就会想到,可以把相关因素以及各个人的具体情况“汇总”在一起,然后来“综合筹划”一番。

如果要寻找“求解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对应物,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显然,是开会,或曰“政治解决方式”:大家聚在一处,把问题都摆上桌面,然后展开分析和商议。“函数”所涉及的是个人内心的真实的盘算,所以,这更意味着每个人在会场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可是,这样一来,真正的考验发生了,这就是:1.在“尔虞我诈”的商业活动中,“推心置腹”式的商讨显得太不真实了,所以,仅仅建立在“求解方程组”基础上的理论,会严重损害它的可接受性。2.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人们一般并不召开如此大型的会议;开这样的会是社会主义的方式,是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方法。严格地说,只有计委的会议才可以理解为在“求解方程组”。假如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恰好证明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是可行的。亚当·斯密式的问题是这样的:为什么一个个分散的、独立的、自利的、盲目的、看似忙碌而“无序”的个人行为,却实现了庞大经济体系的分工与协作?所以,假如按照开会的思路前进,无异于缘木求鱼。3.如前所述,拍卖的方法可以用来理解方程组的实际求解过程,可是,无论这种方法具有多少现实性,不管当事人在拍卖场所还是其他任何地方接收报价,针对该等报价,当事人都要有一个内心盘算的过程,以便使其选择最优化。(www.xing528.com)

上述诸多理由表明,“一般均衡理论”需要配备“当事人的算法”这样一种“附件”,该附件用来“令人信服”地说明当事人只有在微观层面通过进行怎样的思想活动才可以实现宏观上的均衡,而这种“算法”必须区别于直接求解方程时所要展开的那些复杂计算,它要尽可能地简单而易于操作,要与人们的日常思想接近——不言而喻的是,它要与直接解方程具有相同的效果。实际上这就是3.1.4 节所讨论的“理论解法”与“实际解法”问题。简言之,新古典经济学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要实行“意识进路”的客观要求。毋庸讳言,这种要求显然来自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所提出的任务。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真相之所在:这是来自不同源头的思想之间的一次联姻或者结盟的过程。求解方程组的瓦尔拉实际上在用上帝或者先知的眼光来看待尘世。但是,他不能把凡人也假设为先知,因此他要求凡人们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或者商品替代率与价格比率相等)的简单规则来进行决策,进而展开相应的行动;而他自己则去解方程组。并且,他宣称,不管地球上的“孙猴子们”如何蹦达,都跳不出他如来佛的手心——千百万人的行动结果最终将与解方程相同。

瓦尔拉所未曾意识到的是,对于社会科学来说,这种立论方式包含着很严重的问题,因而势必要遭到强烈的、多方面的质疑。对此我们暂且按下不表。不过,联姻总是有条件的,因为双方并非总是心心相印。条件就是函数的连续性、凸性等要求。只要满足这些要求,二者之间就是等价的,否则就不等价。这些条件注定了它们之间若即若离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