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商务物流的关键职能:运输、储存、配送、装卸搬运、包装与物流信息

电子商务物流的关键职能:运输、储存、配送、装卸搬运、包装与物流信息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商务物流的职能主要包括运输管理、储存、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几个方面。(四)装卸搬运在同一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合称装卸搬运。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在物流合理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装卸搬运发生次数频繁、作业频繁,又是劳动密集型,其消耗的费用在物流成本中

电子商务物流的关键职能:运输、储存、配送、装卸搬运、包装与物流信息

电子商务物流的职能主要包括运输管理、储存、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几个方面。

(一)运输管理

在物流的诸多环节中,运输环节处于中心地位。运输功能是借助运输工具通过一定的线路,实现货物空间移动,克服生产和需要的空间分离,创造空间效用的活动。运输虽然不产生新的物质产品,但却能实现产品在空间上的转移或时间上的转移,创造场所性与时间性的价值。运输是物流网络构成的基础,运输系统影响着物流其他构成要素。选择的运输方式决定着装运货物的包装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运输工具决定着其配套使用的装卸搬运设备以及接收和发运站台的设计。运输是物流系统的核心,是物流合理化的关键。运输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影响物流费用的一项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合理运输,对于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二)储存

储存活动,也称为保管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进行的物流活动。物品通过储存活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时间效用。保管活动借助各种仓库、堆场、货棚等,完成物资的保管、养护、堆存等作业,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物品使用价值的下降。储存管理要求组织者确定仓库的合理库存量,建立各种物资的保管制度,确定仓储作业流程,改进保管设施和提高储存技术等。储存的目的是“以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的最低限度的存货来实现所期望的顾客服务”。物资的储存,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是处于物流过程末端的、短距离的物流活动。配送完善和优化了运输及整个物流系统,提高了末端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配送功能是物流系统中由运输派生出的功能。配送处于“二次运输”“末端输送”的地位,与运输相比,更直接并靠近用户,体现了物流的最终效应,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要。因此,物流成果主要通过配送来实现,通过合理化管理,促使物资流通的社会化,改善生产创造企业的外部环境,提高物品的保证程度,改善支线输送条件,使整个运输过程得以完善和优化。配送功能包括以下七个要素。

1.备货

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2.储存

配送中的储存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一种是储备,它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物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3.分拣及配货

分拣及配货是不同于其他物流形式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支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4.配装

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传统送货的重要区别。

5.配送运输(www.xing528.com)

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配送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配送运输与干线运输的区别是:配送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干线运输的干线是唯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较复杂。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6.送达服务

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货物送达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货物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7.配送加工

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往往是能起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

(四)装卸搬运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合称装卸搬运。有时候或在特定场合,单称“装卸”或单称“搬运”也包含了“装卸搬运”的完整含义。在实际操作中,装卸与搬运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伴随在一起发生的。因此,在物流科学中并不过分强调两者的差别,而是作为一种活动来对待。搬运的“运”与运输的“运”,区别之处在于,搬运是在同一地域的小范围内发生的,而运输则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的,两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中间并无一个绝对的界限。

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在物流合理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仓储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的物流活动,但是和运输创造空间价值不同,它本身不具有明确的价值。物流的主要环节(包括运输和仓储等)是靠装卸搬运连接起来的,物流活动其他各个阶段的转换也要通过装卸搬运连接起来。由于装卸搬运发生次数频繁、作业频繁,又是劳动密集型,其消耗的费用在物流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装卸搬运合理化管理、降低装卸搬运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包装

包装是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包装和标志的工作总称。简而言之,包装是包装物及包装操作的总称。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包装被天经地义地看成生产的终点,因而一直是生产领域的活动。包装的设计主要从生产终结的要求出发,因而常常不能满足流通的要求。物流的研究认为,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其与生产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其作为物流始点的意义比其作为生产终点的意义要大得多。因此,包装应进入物流系统之中,这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新观念。包装的三大特性: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及便利性。包装有四大主要功能: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方便消费。包装一般可分为商业包装和运输包装,其中商业包装是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包装。这种包装的特点是外形美观,有必要的装潢,包装单位适于顾客的购买量及商店陈设的要求。在流通过程中,商品越接近顾客,越要求包装有促进销售的效果。运输包装是指以强化输送、保护产品为目的的包装。运输包装的重要特点是在满足物流要求的基础上使包装费用越低越好。此外,按包装的保护技术可分为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虫包装、防腐包装、防震包装、危险品包装等。

(六)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流通加工可以分为增值性流通加工和增效性流通加工。其中增值性流通加工是为了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为了满足需要进行的多样性加工,为提供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为提高流通效率的流通加工;增效性流通加工是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为促进销售、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流通加工。流通加工分为以下几种:剪板加工,集中开木下料,燃料性能加工,冷冻加工,分选加工,精选加工,分装加工,组装加工,定制加工。流通加工可以弥补企业、物资部门、商业部门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衔接生产和需求环节,使流通过程更加合理化,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七)物流信息

物流活动中大量信息的产生、传送和处理为合理地组织物流提供了可能。物流信息对上述各种物流活动的相互联系起着协调作用。物流信息包括与上述各种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信息,以及相关联的费用情况、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对物流信息的管理,要求组织者建立有效的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合理进行情报收集、汇总和统计,以保证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现代物流信息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为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高效率化提供了技术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