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省领导率先领衔重大改革项目,召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项目启动会,促进群众获得感

省领导率先领衔重大改革项目,召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项目启动会,促进群众获得感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省今年实行重大改革项目“领衔制”,所有省领导领衔重大改革项目,李鸿忠书记第一个站出来,领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项目,第一个召开项目启动会,并且要求省改革办开展督察,第一个督察他。其实“来凤之狠”是以敢于碰硬为主、多种改革方法的融合体。(五)“来凤之狠”的目的是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问到这里的群众有哪些获得感,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说了上十条。

省领导率先领衔重大改革项目,召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项目启动会,促进群众获得感

李鸿忠书记号召“‘来凤之狠’应在全省倡行”,并且在多次改革会议上要求学习“来凤之狠”。湖北改革需要“来凤之狠”,我们在调研中领会,倡行“来凤之狠”,重在学习精髓,贵在落地生效。

(一)“来凤之狠”的实质是领导干部推进改革落实的政治担当。

“来凤之狠”狠在推进改革落实上,体现了高度重视改革的政治态度,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政治担当。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是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政治军事外交事情多忙,仍然坚持每个月召开一次中央深改组会议,足见改革极端重要的政治地位。李鸿忠书记多次强调,改革是政治大事,政治大事必须大办。省级往下,主要责任是抓落实。千万不要把改革不当政治,政治的事情要用政治纪律来解决。学习和推广“来凤之狠”,就是要把改革落实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地上,推动我省改革走在前列,就是要用改革这个第一动力,加快推进我省“十三五”“率先、进位、升级、奠基”的目标实现。

(二)“来凤之狠”的核心是真改革,敢啃硬骨头,敢于刀刃向内。

来凤之狠,说白了,就是敢于较真碰硬、不怕得罪人,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这是改革最需要的一股劲。今天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是新一轮改革的特点。在“三多特点”面前,一切虚招、假招、软招都是无用招。我们在基层听到一个形象的比方,改革在一些地方犹如“冰上开车”:轮子在转,车不往前走,出现了改革“打滑”“空转”的现象。李鸿忠书记在全省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我省改革存在着实劲不够、深度不够、具体化不够、狠劲不够的问题。“来凤之狠”直补湖北改革狠劲不足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地方存在着“不敢改、不愿改、改不动”的问题,问题之根就是缺乏“来凤之狠”。湖北改革要走在全国改革前列,就必须倡行“来凤之狠”。

(三)“来凤之狠”的关键是一把手和一班人带头“讲狠”。

来自重庆的另一位客商黔龙集团董事长陈奕名有句话一针见血,他说:“我认为‘来凤之狠’,最关键的是一把手带头讲狠!一班人狠在前头!”常务副县长谭培忠向我们介绍“三先”:凡急难险重的任务,书记、县长、县委常委一班人先上;凡工作没做好需曝光的,先曝光四大家领导;凡需要担当的事项,书记县长先担责。我们认真查看了县监察局长手上的工作拉练问题通报,首先通报的都是书记县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我们党的优良领导作风,也是湖北改革的突出特征。我省今年实行重大改革项目“领衔制”,所有省领导领衔重大改革项目,李鸿忠书记第一个站出来,领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项目,第一个召开项目启动会,并且要求省改革办开展督察,第一个督察他。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都要带头实行领衔制,形成全省改革领衔推进体系,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做改革的急先锋、领头雁。(www.xing528.com)

(四)“来凤之狠”的艺术是综合运用改革方法,而非讲蛮狠。

改革是求真务实科学,也是讲求方法的艺术。如果以为“来凤之狠”是讲蛮狠、讲枯狠、讲干狠,那就错了。其实“来凤之狠”是以敢于碰硬为主、多种改革方法的融合体。比如,在争取华师托管来凤一中问题上,胡泽书记一方面跟教育局长放狠话“做不成你就不干了”,另一方面,带队到华师去拜访,甚至搞“羽毛球外交”,讲政治、讲纪律、讲感情,才促成托管大事。再比如,在行政服务中心的进入上,第一次讲狠是解决有些权力部门不肯进入的问题,第二次讲狠是解决前台进入、后台不肯进入的问题,胡泽书记说:“这就是鸿忠书记提的‘半步策略’,一步跨不过去分做两个半步走。”再比如,来凤县针对新常态下部分干部不敢为、不想为的现象,除了强化纪律问责外,及时出台四项机制,力求从制度设计上解决改革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既让干部大胆干事,更创造条件激励干部干成事,这就是辩证方法论的实践探索。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伟大事业,没有狠劲是推不动的,仅有狠劲也是不够的。狠也不是为了处分干部,而是为了推动工作和教育干部,最后还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干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很多艰难复杂的问题会冒出来,牵一发动全身,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的系统改革方法论,既要拿出狠劲,还要拿出巧劲,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运用改革方法,使我们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

(五)“来凤之狠”的目的是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调查百福司镇兴安村,有位农民兄弟笑着说:“‘来凤之狠’只对干部狠,决不狠群众。”村支书彭南清说:“改革不改革,关键看获得。改革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才是成功的改革。”问到这里的群众有哪些获得感,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说了上十条。比如前面提到的高中托管让山区孩子上省内最好的学校,医院托管让山区农民享受州里最好的医疗服务,龙山来凤一体化让两县人民共享许多方便,行政服务中心让老百姓特别是私营业主办事快捷,还有招引重庆客商让老百姓增加就业,龙山人来这里买房居住让来凤县城更加繁荣,修建通村通山公路帮助山民致富,修建城市广场和众多民生工程让群众尽享娱乐休闲健身快乐,等等。从群众啧啧称赞的口碑中理解“来凤之狠”,深切感受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增加群众福址,我们要在学习“来凤之狠”中进一步强化为人民改革的意识,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改革,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调研组成员:郑 军 余爱民 粟勇覃 章 梁 黄希俊 沈 济 朱朝顺)

(发表于《政策》2016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