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干热河谷: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

干热河谷: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后备资源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干热河谷: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以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命脉。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但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后备资源少。“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0.65万亿千克,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千克,远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千克),中国人已基本实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但是,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牢固,决不能因连年丰收就忽视和放松粮食生产,要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从当前来看,我国粮食稳产保供面临多重约束和挑战,包括耕地和水资源的硬约束突出(刘慧,202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十四五”期间,如何充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将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过程中的一大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我国高度重视耕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首先,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藏粮于地,优质的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需要统筹考虑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需要我们实行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持住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划定更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成更多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还需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策略,保持土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土壤整体肥力不衰减,耕地综合生产力稳定,进而保障耕地质量。具体可通过开展农地综合整治,建成数量稳定、质量提高、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积极防治水土流失,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田土壤综合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治理土壤污染,进而维持耕地综合生产力(徐中春,2021),推动绿色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