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后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创意初期的城市发展

战后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创意初期的城市发展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城市建筑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进入了现代主义建筑时代,不少极富创意的建筑作品开始出现。这一创造性的建筑使现代主义流派在日本成为可能,也给了很多日本建筑师以创新开拓的勇气。这说明当时已实现了自由规划、自由表现,充分尊重设计者的想象力,奠定了日本战后城市创意性发展的基础。

战后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创意初期的城市发展

在城市建筑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进入了现代主义建筑时代,不少极富创意的建筑作品开始出现。开创日本战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是曾在日本提炼出日本民居精髓而创造出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国建筑师安东尼·雷蒙德,他于1951年以充满透明感的轻快且开放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完成了美国《读者文摘》的东京分社大楼。这一创造性的建筑使现代主义流派在日本成为可能,也给了很多日本建筑师以创新开拓的勇气。与此同时,曾设计过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日本馆的日本建筑师坂仓准三的神奈川县立镰仓近代美术馆也竣工了。这是一座采用现代主义手法将二层楼大块墙面与周边庭院、水池丘陵等外部空间融为一体,相互映照,表现出流动的美感的建筑。1952年,前川国男大胆地放弃传统的日本建筑防震墙的设计,第一次充满创意地采用了拉面构造而设计出的日本相互银行本店投入了使用,两年后,他的又一代表作用同样的设计理念,巧妙地配置规划与空间构成的神奈川县立图书馆音乐堂也完成了。前川国男可以说是日本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领军人物,他影响了一批实力雄厚、永载日本建筑史册的建筑大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丹下健三,丹下是日本战败以后第二代建筑师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他的一生为日本留下了大量富有创意的作品。1954年,他完成了早年的代表作津田塾大学图书馆的设计。该设计以像多米诺那样单纯明快的建筑风格,用大面积的玻璃墙面将阅览室与周围树林融为一体,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

1950年,日本设立了住宅金融金库,促进了住宅建筑的发展,木结构的住宅建筑也开始出现现代主义的作品。如1953年,雷蒙德事务所的增泽洵设计的“有核心的H氏住宅”建造完成,这是一座室内没有一根柱子的建筑,在构造上表现出设计者的创意功夫。另外,1958年,松村正恒一改传统木结构小学教室的建筑模式,用大立面玻璃敞开式的建筑风格建造了爱媛县日土小学,这一建筑既有两面采光的教室,也有学生课间聚集游玩的空间和遮挡雨水的走廊,整个两层的教室建筑轻快通透。[4](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的这些现代主义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打破了原来凝固厚重的传统建筑结构,降低了建筑成本,减轻了建筑重量,积极采用最新的工业产品作为建筑材料,丰富了建筑的表现语言,使建筑明亮通透,降低能耗,时代特征非常明晰。这说明当时已实现了自由规划、自由表现,充分尊重设计者的想象力,奠定了日本战后城市创意性发展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