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的评价,要考虑区域经济的特点,为了客观、全面、科学地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在研究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时,应遵循如下指导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并对客观实际进行抽象描述。

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由于区域经济差异评价的某些指标的改变可能导致整个评价效果由优到劣或由劣到优的变化,因此要在众多的指标中选择那些最灵敏的、便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区域经济差异的评价,要考虑区域经济的特点,为了客观、全面、科学地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在研究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时,应遵循如下指导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事物总是普遍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构建区域经济差异评价体系要综合全局,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孤立地、片面地处理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只能了解区域经济差异的表面现象,而不能深入区域经济差异的本质。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不仅要涉及经济发展内部所包含的各种要素,还要涉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外部影响因素,应把内、外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采取系统设计、整体评估的原则,才能全面、整体、客观、合理地对区域经济差异做出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了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发展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质量等多方面要素的有机整体,所以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我们从这四个方面考虑,以便全面了解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区域间的差异,同时也便于各区域间的横向比较。

(二)科学性原则

区域经济差异评价体系要有高度的科学性,但是它并非单纯的理论探索,而是能发挥实际作用的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并对客观实际进行抽象描述。指标体系要能客观地、正确地反映区域经济差异。指标的设置要合理,并有相对独立性,权重系数的确定要能正确反映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指标在总体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初选指标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并对内、外部因素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关键是抓住其中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来设计指标体系。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得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情况,其科学性也就越强。具体来说,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正确地划分指标层次,同一层次的指标,其地位要相当,相互独立,且尽可能覆盖该层次的整体情况,避免遗漏和重复,以免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三)前瞻性原则(www.xing528.com)

前瞻性原则是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还要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的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某些因素现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不是很强,但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影响作用可能会增强。如果评价指标体系仅仅着眼于过去和现在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较强的因素,而不考虑将来有可能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较强影响的因素,则可能不能把握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前瞻性原则更显得尤为重要,评价指标体系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要能展示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

(四)通用性原则

设计评价方案时要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即只要对评价指标体系稍作调整,就可适用于同类或相关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仅仅适用于某一区域经济差异的评价。

(五)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强调的是指标的可取性、可比性、可测性、可控性等。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明白易懂、简单,易于操作。指标项的设置数量要适当,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评价指标势必产生“信息过载”,使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丧失;指标选取范围过小也同样存在风险,会产生系统评价机能失调。应避免太多的烦琐统计和复杂的计算,数据易于采集、计算,数据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评价成本要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