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指标体系原则与方法

构建指标体系原则与方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1.2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7.1.2.1目标层次分析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T.L.Saaty 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对复杂社会经济问题和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的方法。AHP强调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一定的分析模式使决策思维过程规范化。7.1.2.4相关可供参考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指标体系原则与方法

7.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7.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和谐发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科学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经济、政府管理、文化教育与科技生态环境道德价值观念重塑等各个方面。不宜采用仅反映城乡接合部发展某一侧面的指标,而应采取反映总体发展水平的不同侧面的指标体系,系统地描述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包容性较强,整体表现好的指标体系。

科学性原则。指标的确定和筛选应当尽量避免或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所选指标应科学、客观。在选择指标和计算方法时,应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水平,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的和谐状况。

可比性原则。构建测评指标体系既要能够纵向比较,测算城乡接合部不同时段和谐发展水平;又要能够横向比较,测算不同地区和不同城市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同时,也要能反映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的潜在水平,充分体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可操作性原则。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指标体系在满足理论研究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使评价建立在数据支撑之上。利用现有的统计信息资源,经过适当的计算获得数据,或通过一定的试验设计,甚至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数据。

特色性原则。城乡接合部具有一定程度的城市特征,也具有较强的农村特征,不能将考量城市发展的指标一成不变地用于城乡接合部,要突出城乡接合部的特点,反映出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

7.1.2 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

7.1.2.1 目标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学者T.L.Saaty 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对复杂社会经济问题和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的方法。AHP强调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一定的分析模式使决策思维过程规范化。它适用于定性定量相结合,特别是定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问题。基本步骤: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确定作用上层某要素和下层各要素间的相对重要度,构造判断矩阵,求此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分析一个多目标问题,首先要研究目标与属性的意义、结构和性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通常可以表示为递阶结构。整体结构的最高层是主体目标,它是促使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动力。在递阶结构中,下层的目标比上层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和便于运算。如果有一种实际方法去估算这个目标被实现的程度,则该目标是可以运算。为此,对于最下层的每个目标设定一属性。属性是可测的量,反映了特定目标达到目的的程度。属性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属性值能明显地和直接地表明相应的目标被达到的程度;二是有的目标并没有一个或几个明显的属性去直接测量它所达到的程度[135]。(www.xing528.com)

7.1.2.2 原因—状态—响应模型

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同城乡接合部之间不断发生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城市从城乡接合部系统中获取自身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同时向城乡接合部输出各种产物,从而极大地影响和改变城乡接合部,而城乡接合部系统的功能和状态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决策过程中,要针对目前存在结果(即状态),追溯其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影响甚至改变(响应)。这种关系就构成了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与城乡接合部系统之间的原因—状态—响应关系,可以为决策和制定对策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7.1.2.3 关键点模型

由于人们对一事物的评判往往是用模糊语言来表述,这些模糊的语言描述了对事物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实际工作中需要将其转变为具体、可实现、可操作的措施,按这些措施操作或不操作,即可达到设想目标。这些措施我们称之实现目标的关键点或关键控制点。关键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因素,可以直接导致结果的产生,可以通过不同的精度对其进行识别和度量;一类是间接因素,本身不能导致结果发生,但通过影响直接因素,也可以产生同样的结果,其影响大小是根据它对直接因素作用效果来确认。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往往相互作用和支持。表现在决策中,关键点就是确定下来的响应措施,通过实施可以影响发展的进程,最终改变结果。

7.1.2.4 相关可供参考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采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般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企业管理经济学等。以竞争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政府及研究机构提出了许多指标体系,1980年美国劳动部国外经济研究办公室发布《关于美国竞争力的总统报告》,1985年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发布题为《全球竞争力:新实现》的国家竞争力报告,日本、欧洲国家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国家竞争力研究。国际机构中最著名的是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每年定期发布国际竞争力排名。著名研究人员有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等。国内对此研究主要有原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有关省级研究机构等,主要着眼于综合竞争力、相关产业、相关因素,如科技因素等,涉及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省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开发园区竞争力、市(县)竞争力等。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主要采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分析方法,主要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会员(UNCSD)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联合国统计局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国家财富的衡量模型”等。荷兰、加拿大、英国及美国都对此有研究。研究角度主要有:从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进行研究,宏观核算资源,微观考虑生态环境等。国内主要是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清华大学及相关省市对此进行了研究。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概念,后来国家统计局、计划、财政等12个部门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按照小康社会的内涵,从我国当时的实际出发,参照国际标准,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有学者据此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福建等省也建立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现代化指标体系。著名的有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我国有关学者根据第二现代化理论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英克尔斯指标体系共有11项指标,反映了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现代化的主要特征,简明直接,易于操作,一直为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重视。第二现代化指标体系反映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叠加现代化内涵,指标体系分三个层次,分别为表征集合层、水平指数层、基础要素层。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指标体系多是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资源等宏观角度入手分析;国家一级的指标体系往往强调完备性、准确性,指标种类和数目很多,而以省域、城市为目标的指标体系指标数量稍微少一些,相比较简单一些,更强调实用;均建立了精细的模型,使用了复杂的计算方法。这些都给本文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