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建立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满足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是必要的。

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概括地说,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便于建立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对一定时期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态势进行评估和预报,为管理决策层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便于通过定量分析和评价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经济结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居民生活消费的总体规模、资源环境等,监测和揭示各种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从而为国家和政府管理职能部门在实施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的过程中制订切实可行的宏观调控计划,正确提出各项政策和措施等及时传输有关信息;三是便于测度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体系运作的过程及其绩效,分析和测定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防止地方领导单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忽略经济效益、技术水平,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甚至伪造统计数据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客观的评价地方政府的工作情况;四是便于进行区际、国别间的比较与评价,从中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并探析落后的根源;五是便于进行经济增长质量的运行走向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利用预测手段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步骤和规划,最终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居民生活目标的实现。

(二)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目的是对经济增长质量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要遵循实际性、科学性、可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实际性

评价指标虽然是研究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但它却是从确定现象的性质开始的。作为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其内涵必须要符合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要通过实际工作来取得,评价指标的内涵也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考虑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问题。

2.科学性

作为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首先要求实用,即指标体系要涵盖经济增长质量的方方面面,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与此同时,指标体系的设计还要科学合理,要能体现出经济增长质量最基本的特征,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相互衔接、边界清楚,指标体系层次划分清晰、合理,各指标权重分配得当。

3.系统性

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特征和状态,同时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由笼统到具体,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

4.评价资料的可信性(www.xing528.com)

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结果要向全社会公布,必然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在评价中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均应取自国家权威部门公开发布的数据和各种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以便于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查。

5.典型性

评价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能够尽可能准确地经济增长质量在某特定层面的综合特征。

6.相对性

应该选取相对指标或将绝对指标转化为相对指标,使用相对指标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目的在于消除由于经济初始水平差异而产生的干扰,能更加真实的度量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相对指标主要指指数、比率等。

7.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设置指标时应考虑时间、单位、方法及国际惯例等因素,以便于横向比较。

8.可操作性

建立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更确切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分析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需要,尽可能将经济增长这一系统内的不同方面、不同分支的变化情况都加以描述,与此同时,指标体系中所列入的各项统计指标应该是能够在实际中取得数据,或利用现有资料加工后取得数据的指标。对那些虽然具有评价功能,但在实际中无法统计或难于取得数据的指标应予以剔除。因此不应过分强调它的完备性。在建立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满足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是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