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正面影响实证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正面影响实证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明金融服务业的引进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会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正面影响实证

(一)运输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5-15为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的整理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运输服务商业存在对制造业当期的纯技术效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其对规模效率有显著且较大的改进作用,因此显著地提升了制造业技术效率(系数为0.1107)。但是受累于和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关系为显著且较大的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1792),使其当期对制造业的TFP产生了微弱的阻碍作用,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运输服务业商业存在滞后一期对制造业纯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变为正,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且提升作用非常有限;和技术进步仍然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运输服务业商业存在后期可以通过改进制造业纯技术效率来提升其技术效率,进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但是由于对技术进步的阻碍作用,导致运输服务商业存在后期对制造业TFP提升作用仍然有限(见表5-16)。蒙英华、黄宁(2010)认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产品,服务会与投资国的资源禀赋以及人力资本紧密结合,所以较难进行国际转移。因此,服务的进口国并不一定能从中学习、模仿到出口国的经验与技术,反而会对出口国形成技术依赖,不利于进口国制造业TFP的提升(Burgess,1990),我国的运输服务业可能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服务业。

表5-15 运输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5-16 运输服务滞后效应实证结果

2.运输服务跨境贸易对制造业当期的纯技术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其对规模效率有微弱且不显著的阻碍作用,因此对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产生了微弱(系数为-0.0051)且不显著的阻碍作用。但是受累于和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关系为显著且较大的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1792),使其当期对制造业的TFP产生了微弱的阻碍作用,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虽然运输服务跨境贸易当前未能通过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来提升其TFP,但是受益于对技术进步显著且强有力的拉升作用(系数达到了0.6049)而显著地提升了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所有行业中,运输服务进口对制造业TFP提升作用最大,达到了0.6002。

(二)信息服务业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5-17为信息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的整理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信息服务业商业存在与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制造业的规模效率呈微弱的、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未能显著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与制造业技术进步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作用较大(系数为0.2986),所以仍然极大地拉动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系数为0.3207)。信息服务业商业存在滞后一期与制造业规模效率关系为正,但仍然不显著。

表5-17 信息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2.信息服务跨境贸易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受益于技术效率的呈显著且巨大的正相关关系(系数达到了0.6343),使信息服务跨境贸易对制造业TFP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非常小且不显著;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主要是依赖对制造业规模效率的显著改进。

3.信息服务商业存在滞后一期与制造业的规模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跨境贸易滞后一期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仍然为负,但阻碍作用大大减弱(从-0.5753变为-0.1733)(见表5-18)。

表5-18 信息服务滞后效应实证结果

(三)金融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5-19为金融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的整理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TFP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TFP各分解项虽然关系并不显著,但都是正相关关系。说明金融服务业的引进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会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2.金融服务的跨境贸易与制造业TFP及其分解项的关系全部为正,但和技术效率及其分解项的关系不显著,说明金融服务的跨境贸易是通过显著且极大地提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系数为0.4123)来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的。

3.虽然金融服务的两种贸易都能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的TFP,但跨境贸易的作用比商业存在大得多,前者是后者的8.23倍(见表5-19)。

表5-19 金融服务业贸易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四)科技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5-20为科技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的整理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1.科技服务商业存在能显著提升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且作用较大,对规模效率的改进作用几乎是纯技术效率的2倍,两者共同促进了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显著提升且效果显著(系数为0.2331);科技服务商业存在与制造业技术进步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作用较小(-0.0947),因此仍然极大且显著地提升了制造业TFP(相关系数为0.1517)。科技服务商业存在滞后一期(L.lnfdi4)与制造业技术进步关系显著,且作用较大(见表5-21)。

2.科技服务跨境贸易和制造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对制造业技术效率起到了很大且显著的阻碍作用(系数为-0.1790),但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关系非常显著且其提升作用很大(系数达到了0.4696),在其强劲的拉动下,科技服务跨境贸易对制造业TFP的提升作用也是非常可观的(系数为0.2887)。科技服务贸易跨境贸易滞后一期对制造业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作用仍然都显著为负(见表5-21)。(www.xing528.com)

表5-20 科技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5-21 科技服务贸易滞后效应实证结果

续表

(五)其他商务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5-22为其他商务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的整理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表5-22 其他商务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1.其他商务服务商业存在与制造业纯技术效率显著正相关,但与规模效率显著负相关,所以阻碍了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但这种阻碍关系并不显著;对技术进步提升作用显著且较大,因此其他商务服务商业存在最终还是对制造业的TFP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系数0.1982,在1%水平下显著)。其滞后一期(Lnfdi5)对规模效率的改进效果显著,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也是显著且较大的,说明其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见表5-23)。

2.与商业存在不同,其他商务服务贸易跨境贸易是通过显著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来提升其TFP的,因为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为负,虽然这种关系并不显著;其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提升,又几乎全部是源于对规模效率的提升,因此与纯技术效率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滞后一期对技术进步仍然是阻碍作用,且非常显著,但和纯技术效率变成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表5-23)。

表5-23 其他商务服务贸易滞后效应实证结果

(六)本节小结

从总体共性效果来看,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1.除了运输服务业,其他4类生产性服务业的商业存在对中国制造业TFP全部呈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分别是信息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

2.除了信息服务,生产性服务各行业的跨境贸易对中国制造业TFP全部呈显著的推动作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运输、金融和科技服务。除了信息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业跨境贸易的作用小于商业存在以外,其他分行业跨境贸易的作用均远远大于各自的商业存在。这个结论与蒙英华、黄宁(2010)的结论相似,他们证实了中国从美国的服务进口(BOP)比美国在中国的FATS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樊秀峰、韩亚峰(2012)的研究也表明开展生产性服务贸易能有效地促进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但他们认为商业存在比跨境服务贸易更能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本书的结论之所以与之大相径庭,原因之一可能由于本书选取的代表商业存在的指标(用FDI与GDP的比重来表示)与他们的(用生产性服务业生产的人力资本数量来表示)不同造成的;原因之二是对成因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贸易更易于与东道国生产要素相结合造成的,而本书经研究认为这是由FDI效果滞后造成的,作者在一篇文章里也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FDI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