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自贸试验区特别事中事后管理措施优化,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广东自贸试验区特别事中事后管理措施优化,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该批货物实施检测结果验证放行,相比原先对货物实施抽样送检待检验结果合格后放行,检验流程由原先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0.5个工作日,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

广东自贸试验区特别事中事后管理措施优化,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1.横琴引入市场违法经营行为提示清单

为加强“宽进”后的“严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横琴工商局率先将清单管理模式引入市场监管执法领域,将所有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工商部门负责查处的违法经营行为全部分类列出,并以查询软件形式供社会免费查询。这份市场违法经营行为提示清单(工商行政管理类),列明了国民经济96类行业1748种违法经营行为,划定了工商行政管理下市场经营的“红线”和“雷区”。这是全国首次以列表形式系统、全面地向社会公开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及处罚内容的创新尝试。该创新政策成为横琴新区服务企业发展,构建法治型、阳光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并获珠海市2014年度“转作风提效能”服务成果一等奖,入选横琴开发成立五周年“十大创新”项目。横琴发布的提示清单,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便民性等特点,让企业对于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经营“红线”和“雷区”一目了然,有利于企业依法经营,港澳及国外投资者可以通过提示清单,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国内市场经营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行政执法提示清单还与横琴最近落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形成有效互补,推动横琴构建准入环境宽松、市场规则透明、管理边界清晰、行政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

2.横琴澳门合作创新消费者维权机制

横琴工商局以服务“琴澳共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为目标,实施多方举措打造两地深度融合的消费环境。具体措施包括以社会组织形式成立消费者协会,打造了全国首个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与诚信建设于一体的消费者组织;引入澳门“诚信店”模式,推出横琴“诚信店”,助推“诚信岛”建设;探索实施小额消费争议仲裁制度、先行赔付制度,拓宽消费者权益保护渠道;建立先行赔付制度,实现横琴消费维权不出岛。横琴消费者协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与横琴工商局立足消费维权本职,共同推进“诚信店”品牌建设等商务诚信创新,着力推进横琴—澳门消费维权合作,成效显著。双方建立了消费维权信息交流、消费警示社会服务、异地消费投诉处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机制,目前已经初见成效。数据显示,横琴消费维权模式创新一年多来,消费调解成功率由75%增长到8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由2.89万元增长到824万元。其中,成功调解澳门消费者消费争议5单,为澳门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46.16万元。

3.横琴将推进事中事后执法创新,创新“物管+城管+法管”的城市治理模式,完善信用监管,全面推进“诚信岛”创新发展

将市场安全控制的重点从行政监管转向了信用体系,通过强化登记公示,提供更充分的交易决策信息,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监督,有助于市场诚信体系和市场自律机制的生成。

4.横琴培育第三方认证机构,拟建“一家认证、全球认可”实验室

发展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独立市场运作,可更好地建立起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为港澳及大陆食品企业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食品进入大陆市场提供检测及认证服务。横琴将重点在机构和标准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共同授权横琴片区先行先试,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已有的中美检验检测认证合作工作基础,探索建立“国际(横琴)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创新中心”。二是“认证科技创新中心”将探索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和规范,提高检验检测认证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与美国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合作,进一步推进我国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及检测结果与国际的互认,力争获得美国FDA和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认可,建设一个中美政府互认、欧盟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实现“一家认证,全球认可”的目标。

5.南沙推行市场监管信息平台

为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广州南沙新区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已于2015年2月10日正式上线试运行。目前,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已汇集了12个部门提供的涵盖市场准入、食品安全、行政处罚、企业信用、行业自律等107个专题数据约13万条。最终将形成“9+2”模式,即9大监管专题数据库+2个专用平台(供政府部门管理应用的政务外网平台和供公众、企业使用的互联网平台)。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市、区职能部门监管信息的共享,打破了市、区两级政府的监管信息“孤岛”,推进跨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连通区属、市直驻区等40多个部门;通过唯一的监管识别码实现跨部门监管信息的注册和关联绑定,全区3.5万户市场主体进入平台后将自动被分配唯一的监管识别码,有效实现部门监管信息集中汇集;借助平台可发起多部门的联合行动,有效提升部门监管信息综合利用。

6.前海信息平台建设已归集数据近910万条、达158万家商事主体

2014年全市各区(新区)和16家市直单位已接入公示平台,归集到的数据近910万条、达158万家商事主体。16家市直单位已全部完成数据的100%同步对接,市经信委等8家已主动将商事主体基本信息、组织机构代码等应用到本单位业务工作中。(www.xing528.com)

7.深圳检验检疫局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

2014年深圳检验检疫局对进口燃料油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试点,预计可为该企业每船节约一天通关时间,每年节约检验费用140万元。2014年10月30日起,深圳检验检疫局在前海湾保税港区进口食品接触产品、金属材料检验中试点第三方检验机构检测结果采信制度,共完成对4家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的采信确认工作。2015年2月,深圳检验检疫局前海办事处凭企业提供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验证放行一批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这标志着前海蛇口自贸区的采信工作正式启动,实现了零突破。对该批货物实施检测结果验证放行,相比原先对货物实施抽样送检待检验结果合格后放行,检验流程由原先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0.5个工作日,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另外,深圳检验检疫局在前海启动了“服务于电子商务的进口酒类质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该平台向消费者、企业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提供进口酒类质量信息查询、溯源服务。该平台是国内首个进口酒类第三方质量信息服务平台。

8.广东省工商局支持广东自贸区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

指导广东自贸试验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相关配套规章,制定企业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等制度的具体办法,进一步细化操作措施,推动相关制度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全面建立落实,切实提高后续监管的效能,促进企业诚信自律,创造良好市场秩序。

9.广东省工商局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加快建立完善信用约束机制

指导广东自贸试验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拓展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功能,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各有关部门与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整合企业信用数据,实现企业各种信息统一在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广东自贸试验区各职能部门及时掌握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企业等信用数据,实施予以限制或禁入等失信约束措施,提高企业违法违规成本,推进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效应。

10.广东省工商局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创新消费维权体系

健全消费者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网络,促进市场交易环境和消费维权政社共治,建立完善消费侵权热点和典型侵权行为治理机制,改进小额消费争议解决机制,建立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探索启动公益诉讼维权,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工作联动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消费纠纷调解机制。

11.广东省工商局维护广东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支持指导广东自贸试验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执法,严肃查处广东自贸试验区内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案件。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规范,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工作,所需经费按各自保障体系纳入财政预算,抽检结果及其信息由省工商局统一管理。加强对企业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指导企业开展商标保护工作,探索建立商标维权援助平台。完善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努力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