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再制造产业:技术领先,规模巨大,政府支持积极

国外再制造产业:技术领先,规模巨大,政府支持积极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外再制造实践发展方面,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政府高度重视再制造产业,再制造技术水平领先,产业规模巨大,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在这一认识的前提下,美国政府积极扶持和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把包括再制造技术在内的先进制造技术列为由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订的6大跨政府各部门的综合性国家科技计划之一。美国立法机构也积极立法,对再制造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现在,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之中。

国外再制造产业:技术领先,规模巨大,政府支持积极

在国外再制造理论发展方面,美国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前列。1984年,美国技术评论开始提倡旧品翻新或再生,并称之为“再制造”,由此开创了再制造理论研究的先河。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率先对汽车及其零部件再制造进行研究,并创立了《汽车再制造》杂志。1996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制造工程学教授伦德(Lund)和史基斯(Skeels)经过对美国再制造产业深入研究,写出了研究报告《再制造工业:潜在的巨人》。该报告从概念描述、再制造策略、再制造环境分析、产品失效分析、寿命评估、回收与拆卸方法、再制造设计与方法、质量控制管理、成本分析、综合评价、再制造软件工具开发、再制造对美国的贡献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再制造理论及其在美国的发展状况,轰动了国际再制造学术界。在伦德教授之后,再制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到广泛重视。美国建立了全国性和行业性的研究中心,并且在大学开设再制造方面的课程,再制造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加强,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之中。在国外再制造实践发展方面,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政府高度重视再制造产业,再制造技术水平领先,产业规模巨大,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

美国再制造实践的发展有三个典型特点:政府积极推动再制造发展;再制造产业规模巨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广泛。

(1)美国政府积极推动再制造发展。美国政府认为,传统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的诸如资源枯竭、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只有发展再制造、发展循环经济才是出路。在这一认识的前提下,美国政府积极扶持和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把包括再制造技术在内的先进制造技术列为由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订的6大跨政府各部门的综合性国家科技计划之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2000年11月宣布将11月15日定为“美国再循环日”,并呼吁美国相关机构致力于产品的再循环工作,明确鼓励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从而支持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并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美国立法机构也积极立法,对再制造企业实施税收优惠。

(2)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巨大。1996年,美国再制造业调查报告《再制造业:潜在的巨人》显示,美国专业化再制造公司达73000家,年销售额530亿美元,直接雇员48万人。2005年,在美国政府的积极扶持下,美国再制造产业销售额达到1000亿美元,再制造业员工100万人。现在,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之中。(www.xing528.com)

(3)美国再制造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再制造工程已深入美国的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冰箱、计算机、压缩机、电子仪器、机械制造、办公用具、轮胎、墨盒、工业阀门战争武器等行业,应用领域可谓极其广泛。

欧洲也积极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建立了相关的扶持法规,并制定了具体再制造行业的再制造目标。例如,2000年2月,欧盟委员会规定,未来所有欧盟的汽车用户,将享受免费旧车回收。从2002年起,废旧汽车的可再生利用率已达到85%,2015年将达到95%。此外,欧盟还在德国建立了欧洲再制造技术中心。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一些大企业都相继开展了再制造。著名的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企业均建立了汽车拆卸试验中心,到2015年,95%废旧汽车零部件都可以得到回收利用。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仅再制造原装回收发动机一项,就达748万台,相当于节省钢材33.7万t。

日本政府对再制造产业也非常重视。日本的再制造产业主要集中于汽车再制造、电子机械再制造领域。日本拥有占世界1/10的汽车数量,每年都有500万辆以上汽车报废。在政府对再制造产业的支持和企业对再制造产业的大力投入下,实际上,许多汽车通过再制造恢复了原有功能,实现了再循环,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富士施乐公司在日本全国建立了50个废旧复印机回收点,废旧复印机的零件循环利用率达到50%以上,利用旧零部件的复印机产量达到总产量的25%,而且通过再制造生产的复印机质量丝毫不受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