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胡雪岩:独具慧眼结奇才,不以人非而非

胡雪岩:独具慧眼结奇才,不以人非而非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雪岩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了在用人问题上“不遭人妒是庸才”这句话,并因此为自己发现了许多人才,把“人势”做得红红火火。胡雪岩结识古应春这位才干出众的外语翻译和办洋务的奇才,使他的事业达到了顶盛时期。人都喜欢被人奉承,有才能的人也不例外。胡雪岩知道古应春非常维护中国人的利益,故如此说。胡雪岩不以人非而非,独具慧眼地证实了他“不遭人妒是庸才”的用人观。

胡雪岩:独具慧眼结奇才,不以人非而非

胡雪岩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了在用人问题上“不遭人妒是庸才”这句话,并因此为自己发现了许多人才,把“人势”做得红红火火。胡雪岩结识古应春这位才干出众的外语翻译和办洋务的奇才,使他的事业达到了顶盛时期。

古应春是上海洋场的“通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外语翻译官。他一表人才,洋朋友很多,对英国人尤其熟悉。古应春英语翻译水平很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混迹洋场,却十分注重维护中国人的利益,对中国人内部的自相争斗、让洋人捡便宜的现象极其不满。胡雪岩与古应春头一次见面,就感到志趣相投,因此两人特别谈得来。

这天,在尤五的安排下,胡雪岩与古应春一同到“怡情院”吃花酒。胡雪岩发现古应春特别注重“外场”,因而一上来便异常谦虚地用请教的口气说:“应春兄,我总算运气不错,夷场上得有识途老马指点,以后要请你多多指教。”

“不敢当。”人都喜欢被人奉承,有才能的人也不例外。古应春连忙答道:“尤五哥是我久已慕名的,他对你老兄特别推重。由此可见,足下必定是一位好朋友,我们以后彼此还要多亲近。”

“是,是,四海之内皆弟兄。况且海禁已开,我们自己不亲近,更难对付洋人了。”胡雪岩知道古应春非常维护中国人的利益,故如此说。

“着!”这话说到了古应春的心坎儿上了,他非常兴奋地说:“雪岩兄,你这话真通达。说实在的,我们中国人,常常自己坑害自己,白白便宜洋人。”

“这话就有意思了”,胡雪岩心想,出言一定要谨慎,这样可以把他的话全部套出来。

“现在新兴出来‘洋务’这两个字,官场上凡是漂亮人物,都会‘谈洋务’,最吃香的也是‘办洋务’。这些漂亮人物我胡雪岩见过不少。像应春兄你刚才这两句话,我却还是第一次听见。”胡雪岩故作糊涂状。

“哼!”古应春冷笑着,对胡雪岩口中的所谓“漂亮人物”,做出十分鄙夷不屑的表情,“那些人仅仅是闭门造车,谈办洋务。一种人是开口就是‘夷人’,把外国人看做茹毛饮血的野人夜郎自大。再一种就是听见‘洋人’二字,就恨不得先跪下来叫一声‘洋大人’,没有了脊梁骨。这样子谈洋务、办洋务,无非自取其辱,最终一事无成。”

“这话透彻得很。”胡雪岩又把话绕回古应春刚才的话头上,“过犹不及,就‘自己人弄死自己人’了。”

“对了!”古应春两手比划着说,“恨洋人的,事事掣肘;怕洋人的,一味讨好。中国人自己互相倾轧排挤。洋人脑筋快得很,有机可乘,决不会放过,这类人尤其可恶。”(www.xing528.com)

胡雪岩看古应春那种满脸十分愤慨的神情,断定他必是受过排挤,所以才有感而发。突然,“不遭人妒是庸才”这句话冒了出来。胡雪岩心想:凡是受倾轧排挤的人,必是能干的居多。看古应春说话谈吐,有条有理,见解亦颇深远。于是,胡雪岩心想,自己的生意正缺少帮手,尤其是办洋务方面的人才,如果古应春能为己所用,岂不大妙?

这个念头,几乎在胡雪岩心里灵光一闪,就已决定,但他认为这事不宜操之过急。胡雪岩想了想,又提出一个自信一定可以引起古应春兴趣的话题。

“应春兄,我非常地不服气!我们自己人弄死自己人,叫洋人占了便宜。难道我们就不能自己人齐心一致,从洋人手里再把便宜夺回来?”

果然如此,古应春听了胡雪岩的话,深思了好久才说:“雪岩兄,在你之前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这话。有一次开了两兵轮军火去下关贩卖,价钱都谈好了,眼看就要成交。这时有个王八蛋会洋文,跑去告诉洋人,说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军队正急需洋枪火药,多的是金银珠宝。就这一句,洋人马上就反悔了,重新谈价,涨了一倍还不止。这就是中国人互相排挤,却让洋人占了大便宜!我也一直不服气,能够把洋人的便宜夺回来,哪怕我没有好处也干。如今照你所说,我们自己人要齐心一致,这句话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我要请教。”

“这话倒是把我问倒了。”胡雪岩说,“大凡事情都是谈出来的,现在我还不太知道洋人那方面的情形,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既说我们自己人齐心一致,总要有个起头。譬如说你、我,还有尤五哥,三个人在一起,朋友之间至诚相见,遇事都互相商量,哪个的主意好,就照哪个的去做,就像自己出的主意一样。这样子一步一步把所有的人拉拢来,洋人不跟我们打交道则已,要打,就非得听咱们的话不可!”

“好!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就从你、我、尤五哥起头,咱们大干一场。”古应春在胡雪岩的语言感动下一下子来了兴趣。

“我在想”,胡雪岩望着古应春,踌躇满志地说:“你刚才所说的‘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确实不错。我们三个人,各占一门,你是洋行方面,尤五哥是江湖上,我在官场中也还有点路子。这三方面一凑,有得混了!”

古应春想一想,果然如此!受了胡雪岩的鼓舞,他也十分起劲地说:“真的,巧得很!这三方面要凑在一起,说实在的,确实还不太容易。我们三个人要好好谈一谈,想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花样来,大大做它一番市面。”

此后,胡雪岩与洋人开始进行商贸往来。比如同英商哈德逊做军火生意,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地买到两百支枪、一万发子弹,小试牛刀;生丝销给洋庄,比如第一笔几万包生丝在上海卖给洋人,一举赚得十八万两银子;后来,胡雪岩替左宗棠向洋行借款并且大规模地采购洋枪洋炮等,古应春都是功不可没。

能够始终坚持不为世俗的成见所左右自己的判断,积极吸纳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才为己所用,这样才能不断地聚拢有用之才,形成干大事的“人势”氛围。而且,在招揽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注意那些遭人非议而又确实有才干的人。因为这些人因才遭嫉,自然免不了被人说闲话。如果仅凭人言,一定会失去一些有能力的人才。胡雪岩不以人非而非,独具慧眼地证实了他“不遭人妒是庸才”的用人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