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为国际化带来的全球风暴

华为国际化带来的全球风暴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华为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思科感受到的威胁从中国蔓延到全球。同样在6月,华为美国公司Futurewei成立;华为与思科的宿敌3Com正式接触,开始成立合资公司的谈判。从那时起,思科已经将华为视作能够威胁自己地位的战略级对手,务求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一击必杀。此次展览结束后,思科迅速在公司内成立了名为“打击华为”的工作小组,其内部网上设立专门主页,供其全球员工讨论如何打击华为,并开始为诉讼做准备。

华为国际化带来的全球风暴

随着华为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思科感受到的威胁从中国蔓延到全球。经历6年国际市场的摸爬滚打之后,2001年的华为迎来了收获季节。按照华为副总裁徐直军的话说:“俄罗斯、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遍地开花,欧洲、美国市场也终于开花结果。”

任正非“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的口号下,信心大增的华为开始大举进攻美国的数据通信市场。华为公司被美国《财富》杂志比喻为“中国的思科”。

对于思科来说,中国只是一个份额很小的新兴市场,就算全丢了也不可惜(后来的全球电商霸主亚马逊,一开始也是低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后来再想反击已经迟了)。但是美国本土是其大本营,而且在全球数据产品市场中,美国市场占到了30%,是最重要的一块市场,无论如何不容有失。

2002年6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电信设备展,是华为全系列数据通信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首次正式亮相。

华为展示的数据产品,其性能与思科产品相当,但价格却比对手低20%到50%。华为毫不掩饰它对思科份额的羡慕,它在美国媒体上刊登的广告,具有强烈针对性和暗示意味:“它们唯一的不同就是价格。”

展览结束后,华为的数据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迅速打开局面。2002年,华为的美国市场销售比上年度增长了将近70%。同样在6月,华为美国公司Futurewei成立;华为与思科的宿敌3Com正式接触,开始成立合资公司的谈判。(www.xing528.com)

2002年,虽然思科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的霸主地位仍未动摇,但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却出现了首次下滑。2002年秋,在巴西举行的招标中,华为的数据产品再次脱颖而出,拿到了400万美元的订单。第二天,思科负责招标的经理就被公司扫地出门。

亚特兰大展会是一个关键节点。从那时起,思科已经将华为视作能够威胁自己地位的战略级对手,务求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一击必杀。

在亚特兰大展览上,思科总裁钱伯斯低调地亲自光顾了华为展台,驻足时间并不长,随即匆匆离开。

此次展览结束后,思科迅速在公司内成立了名为“打击华为”的工作小组,其内部网上设立专门主页,供其全球员工讨论如何打击华为,并开始为诉讼做准备。

3Com的CEO布鲁斯·克拉弗林后来回忆说:“那个时候,思科公司的高层人士已经表示要对华为公司‘下手’,他们曾在多个公开的场合表示,有可能在美国起诉华为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