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的国际化:科技进步与全球市场的推动

资本的国际化:科技进步与全球市场的推动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三是交通运输和电讯的发展,为“资本的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扩大了“资本的国际化”的世界市场的范围。显然,没有劳动力的国际自由转移,就没有“资本的国际化”。六是“过剩资本”为“资本的国际化”提供了根本动因。“资本的国际化”过程是由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的资本的世界扩张过程。“资本的国际化”,促成并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资本的国际化:科技进步与全球市场的推动

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就是资本,就是资本的不断增殖,通过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以不断强化资本的支配劳动及其产品的经济权力,如马克思所言,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是一种普照的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而世界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资本的国际化”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所谓“资本的国际化”是指资本超越“国民经济”的疆界,从一个“国家的领域”渗入别的国家的经济领域或行业,同各“民族资本”交织在一起,在循环与增值的过程中实现资本数量的增长,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带回“国内”进行独立的流通,而另一部分则作为资本积累,反复不断地扩大资本的运用范围,使世界经济网络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资本的国际化”有几个重要的环节:一是资本的跨界运动,即资本输出,这是资本的国际化的开始;二是各“民族资本”的交织,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的各“民族资本”之间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各“民族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冲突、竞争与联系、合作,这是“资本的国际化”的关键;三是资本的增殖,即跨出国界的“民族资本”在对象国、殖民地和“资本”的势力范围内,通过剥削获取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的国际化”追求的目标;四是资本在更大的范围内循环,即反复不断的资本的国际扩张,这是资本的天然本性。

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商品交换领域形成了商品的世界市场,同样地,在货币资本领域也形成了货币资本的世界市场。在市场关系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生产关系。世界经济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关系的体系。现代世界经济生活的全部过程都可以归结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其在资产阶级集团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是世界无产阶级和世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关系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再生产和分配再分配。“资本”就是在这样的“世界经济”中并以此为基础和前提开始“国际化”的。没有“世界经济”的存在,就没有“资本的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

就“资本的国际化”具体原因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并由此推动世界经济联系的发展以及因此促成的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关系的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不仅国际联系在范围上的扩大,伸展到过去没有卷入资本主义生活旋涡的地区,而且,国际联系向纵深发展,世界经济日益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罗网。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资本的国际化”推动力量。

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在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之后,随着以电气技术取代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进步,采矿业、冶金工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甚至“发明家”这一特殊行业等迅速发展,为生产的国际化、商品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www.xing528.com)

三是交通运输和电讯的发展,为“资本的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商品运输和海洋运输,不仅百倍地提高了世界市场吸收产品的能力,而且本身也成为世界市场存在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业愈发达,商品的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起来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海洋运输的巨大发展,使几个大洲的经济有机体的结合成为可能,使世界上最落后地区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变革。交通运输和海底电缆电话网的发展,为资本更大规模地跨出国界,为加速资本的国际循环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扩大了“资本的国际化”的世界市场的范围。在布哈林看来,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就是国际商品流通即“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世界市场的联系在迅速扩张,使世界经济各部分紧密结合起来,经济的国际化过程更广阔、更深入了。

五是劳动力的国际转移,为“资本的国际化”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保证了在世界范围内“资本需要”和“劳动人手”的供给和需求的一致。“劳动力的移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极,与此相对应的另一极是资本的移动。”劳动力的自由转移是资本的国际化和实现资本国际循环与增殖的前提保证。“如果说国际商品流通是世界社会经济有机体中‘物质变换’的表现,那么,国际人口移动就主要是经济生活的基本要素——劳动力再分配的表现。……资本主义新世界这个巨大的蓄水池吸收了欧亚两洲的‘过剩人口’,从被驱逐出农业的贫困破产的农民起,直到各城市中失业的‘后备军’为止。这就在世界范围内按照资本的需要造成对‘劳动人手’的供给和需求的一致。”显然,没有劳动力的国际自由转移,就没有“资本的国际化”。

六是“过剩资本”为“资本的国际化”提供了根本动因。布哈林曾经分析了20世纪初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外投资、发行国外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销售交易,使货币资本愈益增加的情况,并且指出随着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和投资领域日益缩小。为了追求超额利润,大量输出巨额资本就成为必然的了。正如布哈林所说:“国家愈发达,利润率就愈低,‘过剩’资本就愈多,因而对资本的需求就愈减少,资本的外流倾向就愈猛烈。”

“资本的国际化”过程是由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的资本的世界扩张过程。它的最原始的形式是商品交换,最高的组织的发展阶段是国际托拉斯——而它又引起了银行资本极大程度的国际化而转化为工业资本(通过向工业企业提供资金的方式)。这样就形成一个特殊的范畴——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最富有渗透性、最为无孔不入的资本形态。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和角落,只要有充分的利润流出,它就涌去填补一切空间。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实现了世界金融资本主义在国际上的有组织的统治。

“资本的国际化”,促成并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它既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过程,也是财产所有权集中于全世界资本家阶级手中的过程,同时,也是全世界资本家阶级同全世界工人阶级之间差别愈益扩大的过程。说到底,其实质是资本家利益的国际化。它没有也不能克服和祛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和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激烈竞争与冲突,更没有造就所谓的“黄金帝国”,相反,它使整个人类社会处于“世界资本”的铁蹄之下。因此,“资本的国际化”使得工人阶级的解放,具有了世界性质的客观性。正如恩格斯所说:“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同时发生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