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网联研发人员缺口问题分析与对策

智能网联研发人员缺口问题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普遍反映智能网联研发人员缺乏。在高速发展情境下净缺口为3.7万人,相当于目前智能网联研发人员存量的69.4%。智能网联研发人员构成需要大量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专业的人才,令企业尤其困扰的是这些IT背景人才难招、难用、难留。同时,企业还要解决薪酬总量控制以及岗位和专业间的薪酬平衡问题。个人调查问卷显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中有37.6%的人因各种原因离职,且大部分是IT背景三大专业类人才。

智能网联研发人员缺口问题分析与对策

(1)企业普遍反映智能网联研发人员缺乏。今后五年人才需求以年复合增长率13.97%增长,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供给以年复合增长率4.45%增长。根据全球著名的招聘网站INDEED的数据,可以看出智能驾驶相关职位正在以27%的速度快速增长,不过每年投递这些职位或者搜索相关词条的人数仅以15%的速度在增长。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按高、中、低三种发展情境人才需求量分别为9.2万人、10.3万人和11.6万人,届时人才存量为7.2万,高校相关专业当年毕业生流入智能网联汽车就业约为0.73万人,人才净缺口为1.3万~3.7万人。在高速发展情境下净缺口为3.7万人,相当于目前智能网联研发人员存量的69.4%。

(2)智能网联研发人员构成需要大量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专业的人才,令企业尤其困扰的是这些IT背景人才难招、难用、难留。难招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我国在制造业整体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大量需要这三类人才,导致总量供给不足。目前高校在这三大类专业招生人数占比为12.02%,并且以年复合增长率6.06%增长,但依然无法满足需要。第二,汽车行业在薪酬上不具竞争力,这与制造业整体薪酬低有关。在我国各行业大类薪酬结构中,制造业排第14位,倒数第6位。毕业生薪酬调查结果显示,IT背景三大专业类别人才毕业三年后的平均薪酬是车辆工程专业的2~3倍。从事智能网联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薪酬较专业平均薪酬高,但从事智能网联的IT背景人才薪酬较专业平均薪酬低,因此很难吸引IT专业背景人才进入汽车企业从事智能网联相关工作。同时,企业还要解决薪酬总量控制以及岗位和专业间的薪酬平衡问题。第三,除薪酬因素外,制造业强度大、吸引力低也是部分因素。制造业从业人数自2010年开始下降,从29.0%降至2018年的24.2%,制造业GDP占比也自2007年开始从32.0%降至27.8%。汽车行业新车销售量自2018年开始下降,从业人数也从2018年的610万人降至2019年的551万人。这也是欧美日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代普遍呈现的趋势,对此发达国家普遍采取重塑制造业战略(例如美国)以提高制造业GDP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我国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扭转制造业下滑的趋势。难用是指IT背景三大专业研发人员的工作思路、语言、研发程序跟传统车辆研发人员不同,很难融入车企的研发工作。难留指的是IT背景三大专业类的人员离职率高。汽车研发人员平均离职率为12.8%。个人调查问卷显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中有37.6%的人因各种原因离职,且大部分是IT背景三大专业类人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