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量达到4万人,占比7.26%

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量达到4万人,占比7.26%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高校为主体,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工作。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拥有智能网联汽车专利的企业数量达到937家,在岗研发人员总量约为5.33万人,依据本报告研究边界,筛选出除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设施智能化相关人员外的研发人员约为4.0万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占比约为7.26%。

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量达到4万人,占比7.26%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高校为主体,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工作。随着近年来国内整车企业和众多科技公司的加入,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约551万人,研发人员总数约为55.1万人[1]。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拥有智能网联汽车专利的企业数量达到937家,在岗研发人员总量约为5.33万人,依据本报告研究边界,筛选出除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设施智能化相关人员外的研发人员约为4.0万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占比约为7.2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对91家智能网联汽车上中下游代表企业(参与调研企业名录见附录一)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研发人员总数约为12.46万人,其中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约为2万人,占比约为16%,问卷企业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问卷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属于头部企业,更具代表性。(www.xing528.com)

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的ICT企业、整车生产企业、T1和T2零部件供应商、综合技术服务型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其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系统工程师(包含整车架构工程师、系统/模块架构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五大岗位族,分布于系统设计/集成、环境感知、决策控制、网络通信、大数据、云基础平台、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地图定位、标准法规等10个技术领域,涉及的主要岗位有ADAS系统工程师、车联网系统工程师、电子架构工程师、线控底盘系统工程师、ADAS系统测试工程师、决策与路径规划算法工程师、感知融合算法工程师、定位融合算法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pp开发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云计算平台系统工程师、T-Box系统工程师、测试系统工程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