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政策与竞争氛围

外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政策与竞争氛围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学者刘顺忠等在知识密集型新服务开发活动的外部环境分析中,采用了Howells关于政策氛围的度量题项,Cronbach's alpha=0.84。本书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企业实地调研与专家意见,使用3个题项来度量政策氛围形成的创新氛围,具体题项见表5.3。Bengtsson & Solvell将竞争氛围分为3个维度:竞争的相似性、竞争强度、竞争对手间关系。竞争对手间的战略相似程度将会影响企业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因此在本地环境下的竞争因素会提高创新绩效。

外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政策与竞争氛围

(1)政策氛围

创新政策是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行为,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Preissl,1998)

李伟铭等(2008)在研究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分析中,认为技术创新政策通过企业资源投入和组织机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其中的技术创新政策的题项构成是:①技术创新政策的重视程度;②技术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③技术创新政策的落实程度。Cronbach's alpha=0.864。

龙静等(2012)在研究政府支持行为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时,将政府的支持行为测量题项设计为:①帮助了解国家关于相关技术研发领域的最新政策;②帮助获得政府资助的研发项目;③在企业自身的新产品开发中经常得到政府部门支持。Cronbach's alpha=0.885。

钟桦(2012)在研究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时,将政策支持测量题项设计为:①金融政策;②产业政策;③知识产权保护政策;④税收政策;⑤对外经贸政策;⑥技术开发费用计入成本政策。

杨震宁等(2007)把政府支持分为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两个维度,政策支持题项包括:①为企业获得当地政府财政支持;②帮助企业获得当地政府相关政策支持;③帮助企业考察当地环境,简化相关手续;④服务效率高,服务态度好;⑤设立成熟的人才中介机构。赵剑波等(2012)在杨震宁等(2007)的基础上,把政府的作用分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资金环境和市场支持,即引入市场支持维度。

Howells(2003)认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服务创新的政策障碍包括:①服务创新的知识产权很难得到保护;②服务贸易约束;③很难获得政府或其他外部企业的资金;④很难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这些不利的创新政策阻碍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国内学者刘顺忠等(2007)在知识密集型新服务开发活动的外部环境分析中,采用了Howells(2003)关于政策氛围的度量题项,Cronbach's alpha=0.84。

政策氛围维度测量主要借鉴Howells(2003)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服务开发阻碍因素的研究获得。本书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企业实地调研与专家意见,使用3个题项来度量政策氛围形成的创新氛围,具体题项见表5.3。

表5-3 变量度量—政策氛围

(2)竞争氛围

竞争从产业结构视角被描述为竞争对手彼此间结构的相似性程度,从关系视角被描述为竞争的密度和竞争企业间关系的敌对程度。(Bengtsson & Solvell,2004)从行业结构的角度来看,竞争被描述为竞争者之间的对称程度,从关系的角度被描述为竞争的强度和企业间关系的敌意程度,竞争者作用的强度及他们的态度有助于形成竞争性氛围。(Bengtsson & Solvell,2004)Bengtsson & Solvell(2004)将竞争氛围分为3个维度:竞争的相似性、竞争强度、竞争对手间关系。

在同一市场份额下利用同一资源的竞争对手可被称为竞争相似性。(Chen,1996)竞争对手间的结构相似性程度影响企业间互动的方式,也表明本地环境下的企业竞争要素如何支持创新绩效。竞争对手间的战略相似程度将会影响企业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因此在本地环境下的竞争因素会提高创新绩效。Porter(1990)认为,战略团队中的对称性会增加竞争,由于竞争者无法将其产品差别化,因而更可能进入价格战。对称性企业容易经常互相对比,对比的结果就是竞争激烈的对手们,彼此移动更频繁,进而创造出更加动态的产业环境。(Bengtsson & Solvell,2004)竞争相似性包括:①和主要竞争对手的经营产品相似;②和主要竞争对手的目标市场相似。(www.xing528.com)

竞争强度指的是移动和反向移动的频率。在有些产业,由于竞争强度比较高,导致一些企业移动频率较高。竞争强度和竞争者之间的敌对程度有关。相反敌对水平也可以通过考虑企业之间的行动和感知来测量。(Bengtsson &Solvell,2004)有同样的产品和市场份额的对称的竞争者,被认为是战略大致相似的,他们经常相互影响,因而提高了竞争强度。(Chen,1996)所有企业都互相竞争以获取市场的主导位置,并获取更多客户和供应商的支持。用生态学视角解释为“组织学习的竞争结果取决于其他组织的学习”。(March,1991)竞争强度包括:①竞争对手间的敌对性很强;②市场的竞争很激烈。

竞争对手间关系主要为了测量竞争对手彼此之间的态度,这里采用竞争的敌对与友好的氛围来区别(Oesterle,1997),竞争对手间的敌对程度和竞争密度相关。竞争企业间彼此视对方为“朋友”或“敌人”,进而相应地“喜欢”或“厌恶”对方。竞争对手间关系包括:①视主要竞争对手为同事,一起开拓市场和开发产品;②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经常彼此互相支持。

本书基于Bengtsson & Solvell(2004)的研究成果,结合企业实地调研与专家意见,使用如下题项度量企业的竞争氛围,具体题项见表5-4。

表5-4 变量度量—竞争氛围

(3)合作氛围

合作被描述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紧密和需求的关系。(Bengtsson & Solvell,2004)合作主要表现为垂直方向合作和水平方向合作,垂直方向的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客户,水平方向的合作伙伴包括大学、竞争者和研究机构。(Chung et al.,2003;Knudsen,2007;Flores,2009;Nieto et al.,2007)

Bengtsson & Solvell(2004)用以下题项度量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①我们的客户在关于质量和技术的需求上是最苛刻的;②我们与客户在联合开发项目方面有长时期的合作;③企业与重要的供应商保持紧密的个人关系;④企业和供应商在一些项目上共同投资,以更好地适应彼此。

Mention(2011)在实证研究中用以下题项度量企业的合作氛围程度:①基于科学的合作,即是否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②基于市场的合作,即企业是否与供应商和客户合作;③团队内部合作,即企业是否有团队内部的合作;④竞合,即企业是否与竞争者合作。

本书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企业实地调研与专家意见,使用如下题项度量企业的竞争氛围,具体题项见表5-5。

表5-5 变量度量—合作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