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户自主盘活利用的模式

农户自主盘活利用的模式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即为以农户为主体盘活利用项目。大巴山森林人家是城口县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典型代表,目前已发展1 500多家,如图4.3、图4.4所示。

农户自主盘活利用的模式

(一)内涵

农户自主盘活利用是指具备一定经营理念或经济实力的农户,将自有的闲置农房改造成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休闲度假场所。这是目前重庆市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最普遍的一种模式,主要以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为主。截至2017年年底,重庆市拥有星级农家乐1 734家,其中五星级22家,四星级55家,三星级962家,二星级528家,一星级167家。未评定星级的普通农家乐大量分布在各地。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即为以农户为主体盘活利用项目。

(二)特点

一是以农户为主体自主盘活利用,政府逐步予以规范并给予政策支持;二是农户自主盘活利用方式具有产权明晰、法律问题少、投入较低、价格低廉、消费面广等优势;三是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农房分布较为分散的区域,重庆市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山多,农房分布较为分散,而且集中在中高山区域,适合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盘活利用;四是组织形式以农户自营为主,开发成本较低,以农家乐为主,但品质相对较低。

(三)问题

一是农户受资金、经营理念等限制,导致盘活利用品质相对较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以中低端消费为主,如大巴山森林人家每晚的住宿价格在100元以内;产品在形式、内容等方面比较单一,同质化严重,乡村性及民俗文化相关内容融入较少,相关产业融合度较低。二是农户间因招揽客源而进行无序竞争,不利于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可持续性。三是营销手段落后,主要依靠“回头客”、口碑相传等方式,“互联网+”等宣传手段运用得不够充分。四是风险抵御能力差。五是服务水准参差不齐,服务管控不易。

(四)典型案例——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

1.项目概况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渝、川、陕交界处,距离重庆主城车程5小时,距离重庆万州区4.5小时,距离四川万源市2小时。近年来,城口县依托大巴山区自然生态禀赋,突出“森林”和“人家”特质,把乡村旅游作为扶贫产业来抓,着力打造大巴山森林人家这一乡村旅游民宿品牌,推进农、商、旅深度融合,促进乡村脱贫。大巴山森林人家是城口县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典型代表,目前已发展1 500多家,如图4.3、图4.4所示。

图4.3 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一)(www.xing528.com)

图4.4 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二)

2.主要做法

一是政府主导编制新建房屋设计图纸和旧房改造导则,以规范农户新建或改造房屋行为,确保建设质量和风貌达到乡村旅游发展要求;二是政府制订了大巴山森林人家软硬件配置标准,开展大巴山森林人家星级评定工作,指导农户农房建设或改造,确保农户分散建设或改造的大巴山森林人家能够满足旅游接待的基本要求;三是政府鉴于农户大多较贫困、资金实力较弱等客观实际,给予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农户对闲置农房进行自主盘活利用。

3.资金来源

大巴山森林人家以同时接待20人就餐、10人住宿为起步规模,投入5万~50万元即可营业(其中,改造既有农房需筹集资金5万~20万元,新建房屋需筹集资金30万~50万元)。

农户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发展“大巴山森林人家”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资金:一是农户自筹,包括储蓄、借款、贷款等多种渠道。具体来看,农户储蓄资金0.5万~1万元;政府设立大巴山森林人家创业基金,提供一年期借款1万~3万元;商业银行提供贷款3万~10万元。二是奖补资金,政府一次性奖补资金0.3万~2万元(包括扶贫、旅游、农业等政策性资金整合);同时,微企业资金补助约2万元,星级大巴山森林人家(三星级以上)给予一次性奖补资金5万~10万元。

表4.2 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建设资金来源表单位:万元/户

4.取得成效

从2011年开始,城口县及乡镇两级政府借助旅游扶贫平台,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加大对区域房屋、环境、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区域旅游接待和发展能力。大巴山森林人家年收入高的家庭可以达到30万~50万元,一般的家庭维持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同时,大巴山森林人家和周边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种养销利益联结机制,一户森林人家可以带动8~10户,甚至更多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获取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