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空间结构的新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的新构成要素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化时代,资本、信息、市场等经济要素的国际流动加强,原有的区域空间系统被迫向国际、国内大环境开放,封闭的区域节点体系已被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商品面向的是整个全球市场,产生新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区域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也被赋予新的涵义,这必然会重新塑造区域以及城市体系。这些价值环节共同的特点是需要快捷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密切交流,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中心城市无疑是最佳空间。

区域空间结构的新构成要素

哈盖特(P.Haggett,1965)在其《人文地理学的区位分析》一书中提出,人文地理研究的区域空间形式主要由节点、层次、网络或渠道、流、面五部分组成。之后在该书1977年的第二版中,哈盖特从枢纽区域中分解出运动模式、运动路径、节点空间布局、节点的层次、地面、时间和空间的扩散六个几何要素,由此奠定了空间系统构成的基本论调。

全球化时代,资本、信息、市场等经济要素的国际流动加强,原有的区域空间系统被迫向国际、国内大环境开放,封闭的区域节点体系已被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商品面向的是整个全球市场,产生新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区域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也被赋予新的涵义,这必然会重新塑造区域以及城市体系。在全球化主导的生产网络中,节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网络行动者):一是生产网络中的企业;二是生产企业镶嵌的地方(城市)。线是将网络节点联系在一起的重要通道,但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线是一种动态和静态概念的集合,包括资本流、商品流、劳动力、信息流以及支撑各种“流”流动的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市场流通渠道等。正是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线通过节点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不同功能空间的等级体系(表4-1)。

表4-1 全球生产网络主导下空间结构要素的新组合模式(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转引自李健(2011),表6-1。

首先,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城市自身拥有的资源和市场已经不是决定城市规模及城市在城市网络体系中地位的主要原因,在全球化以“流动的空间”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城市流入和流出的知识、资本、商品和信息等“流”的种类和数量才是决定城市规模及在网络中地位的根本要素,其中资本流和知识流在节点联系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这意味着城市发展不再仅局限于某个区域内,而是在更高层次的全球经济网络中,其资源和市场面向的是全球市场。其次,全球生产网络中知识和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品牌营销与资本运营、信息处理等非生产领域亦是高价值创造区段。这些价值环节共同的特点是需要快捷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密切交流,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中心城市无疑是最佳空间。中心城市开始从生产中心转向知识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金融中心、管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实现了所谓的“功能软化”。制造业亦依次向周边不同等级节点扩散。在这样的发展机理下,节点功能呈现多级分化的态势,不同节点之间功能互补性加强,区域节点通过各种“流”的密集联系,网络特征更加显明。再次,全球生产网络模块化操作模式的出现,改变的是企业生产模式,使得企业生产在空间上实现了分离,由此引导了区域经济空间模式的改变,这一过程伴随的是新产业空间出现。区域节点城市逐渐打破传统“摊大饼”空间扩展的模式,在全球生产网络的组织框架下,通过各种“流动”将节点联系起来,各节点城市之间的互动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