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芝加哥大都市区的规划历程

芝加哥大都市区的规划历程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9—2011年,芝加哥共有10 次重要规划,如表24-4 所示。其中第一阶段包括1909年、1958年和1966年的规划,这一阶段虽然重点是芝加哥中心区,但是已经将区域的规划理念贯彻到了规划中,表现于在基础设施、区域交通和公园绿地等方面的区域视角空间规划。芝加哥中心区以外的区域部分,在历次规划进程中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芝加哥大都市区的规划历程

表24-4 芝加哥历次重要规划

(续表)

资料来源:王兰叶、启明、蒋希冀:《迈向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芝加哥战略规划》,《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第4期。

1909—2011年,芝加哥共有10 次重要规划,如表24-4 所示。可以看出,1909—1966年芝加哥的3 次大规划,主要应对的战略目标是构建“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1973—1999年芝加哥的3次规划主要战略目标是构建区域中心;2003—2005年的规划战略目标是全球城市芝加哥大都市区;自2011年,“建设多层面的规划目标和可持续的发展区域”成为规划的重点。(www.xing528.com)

学者王兰叶等(2015)将这10次规划按照规划理念划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区域大规划理念阶段,第二阶段为区域再平衡理念阶段,第三阶段为全球城市发展理念阶段,第四阶段为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理念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包括1909年、1958年和1966年的规划,这一阶段虽然重点是芝加哥中心区,但是已经将区域的规划理念贯彻到了规划中,表现于在基础设施、区域交通和公园绿地等方面的区域视角空间规划。第二阶段包括1973年和1983年的规划,这一阶段主要针对战后中心区的衰退和郊区化现象,开始聚焦中心区的发展。第三阶段包括1999年和2003年的规划,这一时期全球化对城市区域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规划主要致力于构建更加可持续、更加繁荣的区域。第四阶段主要是2005年和2011年的规划,这一时期区域规划日趋成熟,更多的应对挑战是生活质量和全球层面的经济危机,同时此时更加注重多方参与规划;2005年的规划将芝加哥定位为全球城,构建了芝加哥区域内多层面的区域城镇体系,2011年的规划更加注重芝加哥作为全球城市其创新和科技所带来的产业集群和发展引领作用。

芝加哥中心区以外的区域部分,在历次规划进程中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1909年规划中心区强调文化和休闲的建设,其他部分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1958—1983年芝加哥中心区不仅承担着文化、商业教育等功能,同时全球经济也在中心区开始建设,其他区域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性生态保护。1999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芝加哥中心区进一步朝着高端产业链发展,注重金融等同全球城市的联系,其他区域则侧重于全国性的物流地位并提供区域性的公共基础服务。2003—2011年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成为规划的主题,这一时期中心区强调在金融、经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而其他部分则侧重于区域次级中心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