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志的编撰和修订程序

地方志的编撰和修订程序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熙朝曾诏令各地设局修志,限期完成,并指定各地学政负责审查。乾隆年间,考据学和古籍校刊事业繁荣的同时,地方志的纂修也盛极一时。清代宁夏地区的方志不仅种类繁多,资料丰富,而且在内容上也反映出编纂者对本地自然和社会状况的认识不断扩大和深入。

地方志的编撰和修订程序

二、各级地方志的相继纂修

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的档案资料总汇,它不仅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地某一时代的社会总貌和自然环境,而且也体现出当地某一历史阶段的文化成就。

清初顺治年间,重印了明末的《朔方新志》五卷(原刊印于万历四十五年,即1617年),并在书后增补了顺治十五年宁夏巡抚黄图安的一批奏疏。

康熙朝曾诏令各地设局修志,限期完成,并指定各地学政负责审查。现存宁夏地区康熙年间纂修的地方志有《隆德县志》和《朔方广武志》两种。

刊印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的《甘肃通志》五十卷,包括大量宁夏府和固原州的资料。

现存清代宁夏和固原方志简表

①《朔方广武志》有咸丰年间俞汝钦增刊本。

②卷数“50+1”表示原书正文50卷外,另加卷首1卷。以下“100+5”同此。

③[道光]《隆德县续志》现存美国国会图书馆。(www.xing528.com)

平远即今同心县,当时治所在下马关。

⑤宁灵厅即今吴忠市金积乡。光绪《宁灵厅志草》现存日本东洋文库。

⑥化平厅即今泾源县,光绪《化平直隶抚民厅遗章采访编辑》现存台湾省。

⑦[宣统]《新修固原直隶州志》十一卷,后附《新修硝河城志》一卷。硝河城即今西吉县城。

乾隆年间,考据学和古籍校刊事业繁荣的同时,地方志的纂修也盛极一时。从下表可以看出,清代宁夏地区各级方志也大都成书于乾隆或其以后各朝(清代宁夏府和固原州都属于甘肃省,故将《甘肃通志》也列入表内,而其余与当代固原地区各县有关的,如甘肃省所辖的平凉、静宁和华亭等府县的方志则从略)。

清代宁夏地区的方志不仅种类繁多,资料丰富,而且在内容上也反映出编纂者对本地自然和社会状况的认识不断扩大和深入。

例如清安装最早综录宁夏府基本状况的乾隆《银川小志》(成书于乾隆二十年,未刻印,稿本原藏南京图书馆,不分卷,仅设二十二题),不仅有关于乾隆三年大地震的较原始的记录,而且还指出若干地震前兆:“宁夏地震……大约春冬两季居多。如井水忽洪,炮声散长,群犬声吠,须防此患,至若秋多雨水,冬时未有不震者”。这部方志的另一特殊价值,在于它是在文献上最早地明确采用“银川”两字作为宁夏府城的地名的。明末清初,“银川”只是作为咏景用的代词出现在一些诗词之中,后来,“银川”逐渐成为宁夏府城的别称。乾隆年间,银川书院和《银川小志》的同时出现,自然更有力地推动了“银川”作为宁夏府城别名的通行(“银川”被正式确定为宁夏省首府的市名,则是约200年后的1944年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