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面变革,查漏补链正当时

直面变革,查漏补链正当时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出发布局:第一,充分利用复工窗口期,积极“查漏补链”全球汽车产业供应体系。在此期间,国内领军汽车企业和零部件厂商,可以结合自身产业优势,系统梳理全球范围内受冲击较大、短期内难以恢复的供应环节,特别是生产地较为集中的产品领域,积极布局空白环节、“查漏补链”抢占先机。

直面变革,查漏补链正当时

为应对未来一段时间全球供应链可能出现的“去大中心化”“区域化”等调整趋势,中国汽车产业供应体系应该如何重新定位自身?怎样才能在未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分工、积极发挥禀赋优势?对此,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出发布局:

第一,充分利用复工窗口期,积极“查漏补链”全球汽车产业供应体系。

预测显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峰值或在2020年年中,而中国产业界早在3月就逐步复工复产,相当于赢得3~6个月的发展窗口期。在此期间,国内领军汽车企业和零部件厂商,可以结合自身产业优势,系统梳理全球范围内受冲击较大、短期内难以恢复的供应环节,特别是生产地较为集中的产品领域,积极布局空白环节、“查漏补链”抢占先机。

第二,构建汽车供应链安全清单,系统提高抗风险能力。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前就针对本国供应链安全问题出台过一系列顶层战略文件。例如,美国在2012年颁布《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将保障供应链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立了跨部门的全球供应链工作小组;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曾围绕电信等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领域打造供应链多元化战略。(www.xing528.com)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各国审视供应链风险、探索多元化布局提供了契机。在汽车行业,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供应商体系透明度,在国内和海外分别打造稳定高效、有弹性、可持续的多元化生产基地,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成为重中之重。对此,可考虑构建完整的“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安全清单”,对关键供应环节的“战略重要性”“市场占有率”“供应商依存度”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

第三,努力迈向价值链中上游,对“卡脖子”环节采取跟随威慑战略。

虽然中国多数行业国际分工参与度很高,但在电子信息、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制造等产业领域,仍处于供应链中下游,对上游出口国依赖度较高,“卡脖子”环节较多。以汽车产业为例,仍有电子电器、传感器、高端滤材、高精度运放等一批核心部件短时间无法形成进口替代。

为防止跨国公司在“你无我有”情况下掌握绝对话语权和定价权,甚至借此机会展开技术和贸易封锁,针对这批对外依存度高、不可替代性强的高精尖“卡脖子”环节,应以“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考虑好坏问题”为基本原则,积极部署研发生产工作,紧跟全球前沿技术水平,不断拉近产品差距,以跟随作为威慑手段,逐步提高话语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