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碧山村:农产品经济发展新模式

碧山村:农产品经济发展新模式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碧山村植被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林木、竹林遍布山坡,是生产木制品、竹制品的原料基地。碧山村还成立了漳溪蚕农合作社,为蚕农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同时与华盛丝业有限公司联合,组成“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创新蚕桑生产经济发展新模式,增加村民收入。“三都程记”糕点已经成为当地百姓佳节必备和游客自选的“土货”。

碧山村:农产品经济发展新模式

碧山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5.5~16.4℃,冬季少严寒,夏季无酷暑;雨量充沛,温度适宜,热量丰富。

碧山村有水田2400多亩、桑园2200亩、茶园1500亩、山场面积1.384万亩,传统经济形成了以种植水稻油菜、蚕桑、茶叶为主,手工艺养殖业并重的多元产业格局。

碧山村植被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林木、竹林遍布山坡,是生产木制品、竹制品的原料基地。碧山村村民充分利用山场资源,成立黄山市黟县心博工贸、黄山市黟县艺海竹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如意竹针精品工艺厂、黟县金星竹针厂、碧山蜂具厂、碧云木雕坊、五东殿木材加工厂、竹制品加工厂、永佳利木材制品厂、兴黟竹胶板厂等原材料加工工厂,以及碧山油厂、碧山古味园食品厂、黟县三都程记食品厂等食品加工工厂。

千亩桑园是碧山的一大亮点,东起云门塔下,西至军川自然村,沿黟碧公路两侧,连绵一片。村中有620余户村民养蚕,每年养蚕700余张,全年收入达700余万元。碧山村还成立了漳溪蚕农合作社,为蚕农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同时与华盛丝业有限公司联合,组成“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创新蚕桑生产经济发展新模式,增加村民收入。(www.xing528.com)

在碧山村的云门塔下,有数十家养殖场,其中汪文飞养鸡场规模最大,每月有上万只肉鸡上市,月纯收入4万余元;另有养猪场,每年出栏肉猪120余头,产值200余万元。

“三都程记”糕点有着百余年历史,是黟县乡间糕点作坊的老字号,所制作糕点在黟县十里八乡大名鼎鼎,春节的麻酥糖、徽墨酥、桃酥千张酥、寸金糖,端午节的茶食、绿豆糕春卷中秋节的生月饼、酥月饼等,皆甜而不腻,酥而不油,不仅乡里人喜爱,也深受游客的欢迎。2015年,“三都程记”黑麻酥荣获“中国安徽特色旅游商品”;2016年,“三都程记”加料生月饼荣获“2016年安徽必购旅游商品”称号。“三都程记”糕点已经成为当地百姓佳节必备和游客自选的“土货”。

近年来,碧山村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村中酒店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目前已有泰来农庄、乡舍民宿、嘉种堂、碧云古村客栈、翰林府、何府乡村酒店、碧水阁、青年旅社、来福居客栈、柴篱小院、遇见时光客栈、云海客栈、耕读客栈等45家。村中还点缀着商店、理发店等26家。村民还参与“碧山文化创意区”建设,推出了如蚕桑饲养体验游、水上垂钓休闲游,名人故里“寻踪”游等旅游项目,农业与旅游产业得到深度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