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冲动消费到支付行动:支付便捷性的影响

从冲动消费到支付行动:支付便捷性的影响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购买冲动到购买行动,通常要经过搜索信息、评估选择等阶段。第二种是“刺激冲动型”,指消费者在购物现场受到某些广告或信息的影响,激活了尚未满足的需求,从而引发购买行动。首先,网络购物的普及,迅速缩短了从冲动到行动的距离。其次,冲动消费的泛滥还与支付的便捷性密切相关。因为在移动支付时,人们根本看不到金钱的流动,看到的只是瞬间的数据变化,这让人们摆脱了花钱的负疚感,从而为冲动消费的泛滥创造了条件。

从冲动消费到支付行动:支付便捷性的影响

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满足需求而发生的购买商品的行为,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完整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分为:识别需求、搜索信息、评估选择、决定购买、购后评价等五个阶段,如图1-1所示。

从图1-1可以看出,购买冲动起源于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内部的驱动力,也可能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购买冲动到购买行动,通常要经过搜索信息、评估选择等阶段。但是,在实际的购买决策中,消费者并不总是依次经历全部的五个阶段,他们可能会越过某些阶段,在产生购买冲动后,直接采取行动,这就是冲动购买。

978-7-111-59080-4-Chapter01-1.jpg

图1-1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冲动购买(Impulse Buying),指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是没有提前计划或意识到的商品。冲动购买包括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纯冲动型”,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完全背离正常决策,购买是一种突发性行为,是出于情感上的“一时兴起”或“心血来潮”。

第二种是“刺激冲动型”,指消费者在购物现场受到某些广告或信息的影响,激活了尚未满足的需求,从而引发购买行动。

第三种是“计划冲动型”,指消费者有购买计划,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购买了多余的商品。例如,在电商购物节中,京东或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打折让利销售,消费者纷纷上网购物,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购物清单,结果买了许多原本不需要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买“便宜货”是有计划的,但买何种“便宜货”则是冲动的。

消费者的冲动购买是在进入购物场景之后形成的,如果消费者能为购买冲动找到合适的理由,就更可能采取行动。比如,一位女性消费者在出国旅游时看到一个不错的手包,产生了购买冲动,但自己已经有很多个手包了,这个时候她可能会找到一个购买的理由“为朋友准备一件礼物”,于是立刻决定购买。再比如,在“双十一”购物节疯狂购物之后,很多人感到失落,有位消费者说“别担心,我们的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留在自己的身边”,大家听了都觉得舒坦。

网络购物、移动支付、高铁、共享单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其中,有两项发明是触发冲动消费的重要推手,这两项发明就是网络购物和移动支付。(www.xing528.com)

首先,网络购物的普及,迅速缩短了从冲动到行动的距离。

过去,人们产生购买冲动后,还需要等到下班或周末有空的时候去商场选购想要的商品。今天,则完全不需要等待,人们一旦有了购物冲动,只需要打开手机上的电商客户端,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购买,几小时之后,商品就会送到面前。人们可以在睡觉前购买、在看电视时购买,甚至可以在上厕所时购买!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人们都可以任性地购买。冲动消费成就了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2016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6万亿元,网上零售额超过5万亿元。

其次,冲动消费的泛滥还与支付的便捷性密切相关。

在美国,当信用卡普及的时候,经济学家发现人们用信用卡消费时,花钱更大方,以至于入不敷出,出现财务危机。

20世纪9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迪利普·索曼设计了一系列巧妙的实验来研究人们使用现金和信用卡的区别。在一项研究中,索曼在芝加哥大学的书店门外蹲守3天,询问从书店里走出来的消费者是否记得在书店里花费的具体金额。在记录完受访者的答案后,索曼将消费者回忆的金额与他们手中的收据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在用现金付账的消费者中,有2/3的消费者能够准确回忆起支付的具体金额,另外1/3的消费者对购物金额的回忆虽然有误差,但误差在3美元以内。而在那些使用信用卡付款的消费者中,只有1/3的消费者对购物金额的回忆误差小于1美元,另外1/3的消费者记忆中的购物金额比实际金额少15%~20%,还有1/3的消费者根本记不起自己花了多少钱!实验结果表明,长期使用信用卡的消费者记不清楚自己的花费金额,对自己账户的变化不敏感。索曼认为,当人们使用信用卡时,人们对金钱的概念会出现认知偏差,正是这种偏差,让人们花钱更大方。

在中国,移动支付比信用卡支付更便捷,凡是有手机的人,都可以借助支付宝和微信等金融工具随时随地进行支付。不仅是在商场、超市购物时可以使用,就连在路边买烤红薯时,也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交易。中国已经成为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达到77%,而美国为48%,日本仅为27%。

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让人们花钱更容易、更慷慨。因为在移动支付时,人们根本看不到金钱的流动,看到的只是瞬间的数据变化,这让人们摆脱了花钱的负疚感,从而为冲动消费的泛滥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