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着力扶持思想 贫困户燃起信心

着力扶持思想 贫困户燃起信心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扶贫做到户、党恩教育做到人、文明创建做到家”,是精神扶贫在贵定乡村的实践。如今,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陋习和思想正在被摒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传统美德得到大张旗鼓地弘扬,一个个小山村掀起的“头脑风暴”,引发了破旧立新的思想裂变,点燃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例如,新巴镇新华村村民陈丹,家庭经济拮据,在全县开展“六山”行动时,主动将需占用的自家土地出让,支持脱贫攻坚。

着力扶持思想 贫困户燃起信心

“思想扶贫做到户、党恩教育做到人、文明创建做到家”,是精神扶贫在贵定乡村的实践。如今,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陋习和思想正在被摒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传统美德得到大张旗鼓地弘扬,一个个小山村掀起的“头脑风暴”,引发了破旧立新的思想裂变,点燃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思想扶贫上,以“勤劳创造好日子、幸福不忘党恩情,懒惰贫穷不光彩、礼让谦和人称赞”为主题,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群众“院坝会”、脱贫户现场讲脱贫事等形式,向贫困户传递党的好政策,以及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事例。通过发动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围绕村级产业发展、合作社运营、环境整治等难点问题和重点工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各组(自然寨)参照制定寨规寨训,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水平。通过引导和指导农户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制定家训,亮出家风,引导群众治家立业。通过书写永久性敬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语,充分展现群众热情好客、乡风文明的和谐景象。云雾镇塘满村组织由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离任老村干、老党员、老退伍军人等志愿组成的村民自治“乡贤会”,协助村“两委”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土地纠纷调解、群众矛盾化解。在全村环境卫生评比中,“乡贤会”成员按照村“两委”制定的寨与寨比、组与组比、户与户比办法,每季度开展1次分组交叉入组入户检查,实行积分制度,群众根据检查得分多少在村办积分超市兑换价值不等的生活用品。群众不仅对检查结果服气认账,还形成了相互比、相互赛的主动自觉意识。党恩教育上,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与专题党性教育相结合,通过县级干部进村、科级干部进组、机关干部入户,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通过探索党建向小区、楼宇、行业、产业、村社、村寨渗透,强化支部联建、发展联动、产业联抓、村寨联合,实现基层党建全覆盖。通过强化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健全问责问廉问效机制,以纵向“看”横向“比”和反向“倒逼”,“看”出不足,“比”出进步,“倒逼”出效能。文明创建上,贵定县在全省首创了“新时代文明贵定‘十不做十当好’全民公约”,深入开展全民签诺、示诺、践诺活动,让“全民公约”具体内容和精神内涵家喻户晓,增强贫困户讲文明倡新风的思想行动自觉。2018年,当地通过农户榜样选树,及时为全县“脱贫攻坚村干部榜样”“脱贫攻坚村民组长榜样”“脱贫攻坚共产党员榜样”“脱贫攻坚自力更生榜样”“脱贫攻坚勤劳致富榜样”“脱贫攻坚卫生家庭榜样”等1.3万户榜样示范户点赞,农户的思想逐步从“争口气”转变为“争先进”。例如,新巴镇新华村村民陈丹,家庭经济拮据,在全县开展“六山”行动时,主动将需占用的自家土地出让,支持脱贫攻坚。同时,在其母亲可以评选低保时放弃名额,说要靠自己的能力赡养老人。在新巴镇,像陈丹这样决心靠自身能力脱贫的群众越来越多,发展黑毛猪、香菇木耳产业脱贫致富成为群众想干的正事。

昌明镇火炬村刺梨大丰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