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计算当期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解析

如何计算当期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解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期应交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抵免税额 甲公司2018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为19 800 000 元,所得税税率为25%。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即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可将其扣除。乙公司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 =10 200 000-200 000 = 10 000 000(元)当期应交所得税额 =10 000 000×25 % =2 500 000(元)

如何计算当期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解析

(一)应纳税所得额(应税利润)的确定

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税金。它以企业的各种所得额(包括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作为计税依据。而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后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1. 纳税调整增加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的金额。

一般常见的例子有:超标准用于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自行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从非金融机构借款而超利率支付的利息;超标准发生的三项经费支出(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支出;超标准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支付的税收滞纳金,以及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直接向受益人的各项捐赠;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未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核定的各项资产准备金支出等。

2. 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以及其他税收优惠项目。

一般常见的例子有:前五年内的未弥补亏损;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实行税收优惠方式加计扣除的费用部分;国家鼓励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的减计收入等。

(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www.xing528.com)

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月或季)预交、年终汇算(年终后5 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当期应交所得税额(又称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抵免税额

【例13-9】 甲公司2018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为19 800 000 元,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2 000 000 元,职工福利费300 000 元,工会经费50 000 元,职工教育经费100 000 元。经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120 000 元为税收滞纳金。假定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例13-10】 乙公司2018 年全年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为10 200 000 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200 000 元,所得税税率为25% 。假定乙公司本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即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可将其扣除。乙公司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10 200 000-200 000 = 10 000 000(元)

当期应交所得税额 =10 000 000×25 % =2 500 0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