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政府也和企业一样面临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与资金回报的风险障碍。最后,低碳建设项目的市场认可度、居民低碳环保意识淡薄在此次调查中有占绿色技术创新障碍因素31%的比例。

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技术创新障碍是指阻碍技术创新成功实施或者降低技术创新成功率的内外因素总和(李柏洲和刘鹏,2003)[173]。绿色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撑因素,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作为多技术的建筑产业,绿色技术创新面临参与主体多样性和技术应用复杂性等特点,建筑产业的技术创新实施既有来自由企业内部的压力,同时也受来自宏观政策和市场接受度的压力。为进一步验证上述障碍因素分析的正确性,笔者用同样的指标进行第二轮调查,调查结果如图5-5所示,其中部分问卷“其它”一栏填写的主要也是与技术创新的成本有关的因素,如“绿色技术创新成本高”,笔者将这个指标归到第二个障碍因素之中,作为资金与成本的指标选项。

图5-5 建筑产业绿色技术创新障碍因素分布情况

调查显示,绿色技术创新中存在的前三大障碍因素依次为“低碳建设项目评估标准不一,市场不完善”(占最大比例:51%)、“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发人才缺乏”(比例为47%)和“政府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和鼓励不足”(占39%比例)。

此外,在上面调查过程中发现,传统建筑技术对绿色技术创新顺利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关键是企业不愿意摒弃既有的建筑技术,在此次调查中,主要的原因体现如下:1)现有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且相对成熟,还存在规模经济效益;2)企业现有设备只能满足目前技术标准,对于新的绿色技术使用设备要求需重新投资;3)企业所掌握的设计技术和产品信息资源无法应用到新的技术上,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等;4)绿色技术市场不确定性风险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有限;5)绿色技术信息资源少,企业做出的技术更换决策不一定最优。其中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企业目前设备只能适用于使用现有传统技术”是当前决策者难以摒弃传统建筑技术的主要原因,各原因认可程度数据见图5-6。

(www.xing528.com)

图5-6 建筑企业传统技术与绿色技术创新冲突障碍因素调查汇总

从上面数据分析来看,目前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多方面的障碍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主要有在技术评价标准、市场完善、人才缺乏、政府激励机制和企业资金投入风险等几大方面。高能耗、低能效,高排放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基本现状。

从调查反馈问卷来看,有39%的企业认为影响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与政府的支持和激励程度有关(图5-5)。与国际上相比,中国绿色技术基础薄弱,这使得中国建筑产业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技术不确定性风险远高于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绿色技术领域是一个依赖大量研发投入的高技术领域(Ragwitz and Miola,2005)[174],从事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创新活动一旦失败,将面临巨额的研发投入损失。因此政府也和企业一样面临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与资金回报的风险障碍。

一方面,在技术创新市场中,市场引致的创新不一定是社会最优水平的创新,这需要政府在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政策对于推进新能源技术的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黄栋,2010)[10]。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产业战略可推动产业竞争规则体系的形成,诱导技术创新活动。中国在应对低碳减排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一直是积极的,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法律法规方面,《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等极大地刺激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在科技政策方面,《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对中国绿色技术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其优先主题的第一个重点领域即是能源战略;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资助低碳研究、风电特许权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全额收购等政策,都能直接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有力的驱动作用(陈文剑、黄栋,2011)[167]。然而,这些政策纲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难,比如CDM低碳项目的申请,建筑产业项目申请和审批数量几乎没有,方法、理念和经验的缺乏是制约中国建筑业CDM项目难以申请成功的原因(陶金花,2011)[175],同时也说明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执行与产业结合的困难。

另一方面,国内低碳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仍然较弱。中国新能源产业取得现在的成绩,源于政府的一系列财政补贴政策的出台,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新能源产业较弱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建筑产业,低碳建筑市场认可度不高也是政府面临的障碍之一,引导和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目前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政府不仅要对绿色技术创新参与主体进行补贴,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推广,引导低碳消费市场,即把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看作是一种政府行为,因为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绿色技术的国家自然会成为业内的领先者与主导者。目前全球有5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改善全球气候变化的投资网络,主要围绕低碳经济,推动低碳产业的开发与发展,投资总额已经达到了13万亿美元,而且各国在绿色技术的研发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朱翠华,2011)[176]。然而,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来看,仅仅依赖企业的市场行为难以有效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在节能减排的引导和规范方面仍然发挥指导性的作用,既要进行全面的低碳规划设计,又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最后,低碳建设项目的市场认可度、居民低碳环保意识淡薄在此次调查中有占绿色技术创新障碍因素31%的比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培养居民的低碳消费生活方式,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基于成本考虑,开发商往往将“绿色技术创新”成本反映到销售单价上转嫁给消费者,加上居民低碳环保意识提高严重不足,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接受较高售价的低碳建筑产品。气候组织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低碳建筑案例分析》政策简报中也提到,当前推行低碳建筑的消费者障碍主要有两点:一是消费者“缺乏消费低碳建筑的动力”。目前由于低碳建筑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而国家在低碳建筑的消费上又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因此,这部分附加成本无疑会通过房价转嫁给最终消费者。在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掉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低碳建筑往往只能成为高档住宅的尝试,难以赢得绝大多数市场。二是“对低碳消费的引导和鼓励有待加强”。很多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比较注重近期利益,地产商若因为标榜“低碳或绿色”而提价,大多数消费者必然不愿承受。这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其一是消费者误认为购买节能建筑只是一种节能减排的“利他”行为,因为在购买节能住宅的最初阶段,消费者无法体会建筑节能所带来的直接效益,但支付成本的增加却是显而易见的;其二是由于市场对于绿色建筑宣传普及不足,消费者尚存疑虑,低碳建筑消费支出成本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效用是否有正相关性目前尚处于讨论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