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浦东意识到大企业、大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浦东得到了快速发展。这里将存在科技活动人员和相关经费支出的企业认定为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从这个统计口径来看,有科技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41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2.19%。另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2.02%,与发达国家相当,这说明浦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状况有了长足的进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的意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能力、较雄厚的资金和研发实力以及强大的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因此,积极引进大企业,通过大企业带动形成主导产业成为很多地方发展的思路。茅芜(1998)认为,大项目具有极强的规模支撑效应和功能联动效应,对于浦东新区提升产业能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特别注重全力引进大机构。正是浦东意识到大企业、大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浦东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浦东充分利用自身连接国内外市场的地位,积极吸引内资、外资,承接浦西部分大企业,这些国内外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最终也带动了浦东工业的快速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浦东新区的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对创新成果的需求和较好的创新成果转化通道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科技创新更为重视;雄厚的科技人才储备和成果储备以及相对具体的研究领域,使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占得先机;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改造,又为节能减排创造了条件。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浦东工业的支柱和脊梁

三经普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 858家,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12.67%,但从业人员数、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分别占74.05%、93.08%和88.72%;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99%,但从业人员数、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分别占到76.86%、85.77%和87.6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规模的企业数量随着规模变大而减少,从业人数、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随着规模变大而变大(表2-12)。

表2-12 三经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3.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1)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和比例均较少。

在1 8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企业有155家,占8.34%,这些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全年收入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60.56%(表2-13)。

表2-13 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2)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外资也占主导地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外资企业不论是企业数量还是战略性产品收入都占据主导地位,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2.90%和70.32%。内资企业在战略性产品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方面都要少于另外两个组别,战略性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到10%。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战略性产品的港澳台资企业的战略性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高达98.06%(表2-14)。

表2-14 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情况(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从控股情况来看,即使有极少数的中方控股的外资企业,也数量极少,绝大部分外资企业都是外商控股,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控制在外方手里;国内自主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如国有控股企业和私人控股战略性产品收入绝对值都较低,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战略性产品收入略高于私人控股企业,但是所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上私人控股企业是国有控股企业的近两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的提升需要国有控股和私人控股企业的长期追赶(表2-15)。

表2-15 不同控股情况的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情况(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3)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占主导地位。

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中大型企业的相关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58.37%,远远高于中小微型企业;但从企业数量和战略性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来看,中小型企业都有很好的潜力,两类企业数量是大型企业数的3.61倍,所占比重是大型企业的近两倍(表2-16)。

表2-16 不同规模的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情况(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4.存在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增长迅速

(1)规模企业中存在科技活动的企业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www.xing528.com)

这里将存在科技活动人员和相关经费支出的企业认定为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从这个统计口径来看,有科技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41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2.19%。另外,外资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比例为22.47%,明显高于全国和东部平均水平。徐礼志(2016)统计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发现全国和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外资企业有科技活动的比例分别为19.64%和20.48%(表2-17)。

表2-17 存在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和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与二经普时相比,存在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已经有了显著增长,二经普时存在研发活动的企业仅有158家,五年内相关企业数增长了160.13%,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高速增长。另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即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2.02%,与发达国家相当,这说明浦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状况有了长足的进步(表2-18)。

表2-18 不同登记类型有科技活动企业的科技活动情况(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2)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企业存在科技活动的比例也不高。

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企业有科技活动的比例仅占58.06%,相对来说有41.94%的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企业没有科技活动,这对于企业相关技术的自主化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表2-19)。

表2-19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企业的科技活动情况(单位:家)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3)有科技活动企业的情况分析。

①内资企业在专利申请上已有优势,但总体投入和产出差距明显。

有科技研发的企业中内资企业占比高达59.37%,高于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数量之和;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都高于其他两类企业或者差距不大,这是内资企业在研发上的巨大进步;但是差距也很明显,尤其是在经费投入和新产品产出上,外资企业的经费支出是内资企业的近两倍,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是内资企业的8.32倍和9.81倍(表2-20)。

表2-20 不同登记类型有科技活动企业的科技活动情况(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②国有控股企业科技研发上呈现高投入高产出的状态。

国有控股企业在研发投入和产出上仅有效发明专利指标数量少于外商控股,其他均高于外商控股企业,尤其是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是后者的2.04倍和3.72倍。除这两类控股企业外,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和集体控股总体研发投入和产出规模较小,与前两者差距较大(表2-21)。

表2-21 不同控股类型有科技活动企业的科技活动情况(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③大型企业是研发活动的主体。

大型企业在人员投入和经费支出上占据绝对优势,在专利申请和新产品开发上也遥遥领先,大型企业在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上的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市场实力,这是中小企业很难追赶的;但中小企业的亮点在于专利的研发效率,即用更少的钱研发出更多的专利(表2-22)。

表2-22 不同规模类型有科技活动企业的科技活动情况(单位:个、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