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鼓励日本多生孩子:政策解析

如何鼓励日本多生孩子:政策解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致日本的出生率年年下降,孩子的人数年年减少。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目前日本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31岁,女性为29岁,这两个数据均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是1.43个。日本政府规定,女性生孩子,政府一次性补助42万日元。日本政府规定,孩子出生之后一直到初中毕业,每个月都可以领到1万日元的奶粉钱。

如何鼓励日本多生孩子:政策解析

生儿育女,本来是人类繁衍的一种本能,用不着别人说三道四。但是现在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生孩子,也不愿意养孩子。

许多人放弃自己生育下一代的权利,原因有很多,而且各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烦恼。但是,有一个普遍的原因,那就是人们的生活压力太大,导致精神压力超出了正常。当一个人都没有心思静下心来,在月光底下好好地想一个人,并把自己满怀的思念写在纸上,他(她)还有什么欲望去追求更多的情爱?

所以,我觉得“90后”“00后”的孩子们,人生最大的悲哀,可能是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感天动地的情书,也从来没有给自己心爱的人写过一封情书。手机丢了,所有的爱情记录也就没了。

日本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年轻人不仅把结婚的平均年龄推迟到了30岁,而且结了婚之后,也不想生孩子。导致日本的出生率年年下降,孩子的人数年年减少。如此一来,日本人开始担心:日本会不会真的变成一座荒岛

我们也许认为,日本人的担忧是那么的多余,因为在我们许多人的印象中,日本民族是一个很色的民族,日本人是一群很热衷于性爱的人。看看日本AV产业如此发达,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但是,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18~34岁的女性中,有39%的人还是处女;这个数字足以让我们许多中国男人感到惊讶。还有一个数据,同样会让人感到吃惊,在18~34岁的日本男性中,“童子身”的比例也高达36%。

调查报告还显示,18~34岁的女性中,有一半没有男朋友。而在35~39岁的年龄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从未有过性经验

34岁以下的女性的处女率近40%,这个比例就很能说明日本女性并不是像AV片中渲染的那样开放与随便。但这一数据也说明,日本社会确实已经进入了“无欲望社会”,或者说是“低欲望社会”。

这种无欲望社会,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愿结婚。

日本年轻人的晚婚率有多高?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目前日本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31岁,女性为29岁,这两个数据均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在2015年公布的 “终生未婚率”的调查数据显示,50岁之前从未结过婚的日本男性比例约为23.4%,女性比例约为14.1%,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日本男性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每7人中就有1人终生未婚。

这一结果,导致日本出生率年年下降。在20世纪60年代,一个育龄女性一生生育孩子的数量,一般是3个以上。现在是多少呢?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是1.43个。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出生率最高的是冲绳县,为1.94;而出生率最低的是东京都,只有1.21。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低的出生率?育龄女性人口的减少,是一个客观原因。也就是说,做妈妈的人越来越少。

第二大原因,是结婚人数减少。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自然也就不愿意生育。

那么,日本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结婚?首先是因为这些年轻人看到父母如此辛劳地工作与生活,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幸福感,依然会遇到争吵、冷战、离婚的情况,于是就扪心自问,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有没有必要去走父母的老路?

另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导致年轻人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男人们觉得自己婚后就像一部挣钱的机器,每天拼命努力,还满足不了一家人美好生活的愿望。而日本女人们也觉得结婚生子,整天待在家里伺候孩子、伺候老公,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这种“恐婚症”的出现,也导致许多年轻人更愿意去享受一种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

生活与工作压力导致精神压力过大,加上现代信息社会有更多的东西与机会可以分散人的注意力,由此还导致日本社会没有性生活的夫妻越来越多。日本NHK电视台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多岁的年轻夫妻中,一年中只有几次性生活,或者根本没有性生活的比例高达41.6%。而过了40岁,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3%。

上述这些原因,直接导致日本出生率的持续下降。而出生率的下降,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首先是劳动力不足;其次是养老医疗压力,也就是说,缴纳社保基金的人越来越少,拿用社保基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是民众消费能力下降,使得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根据日本政府的估算,到2050年,日本人口将从现在的1.27亿下降到1亿左右,减少幅度高达15%。这样一来,日本的国家根基很可能发生动摇。所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把出生率低下的问题,称为“国难”。

国难当头之时,日本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

具体措施有这么几项:

第一,生孩子的费用由政府承担。(www.xing528.com)

日本政府规定,女性生孩子,政府一次性补助42万日元(约2.5万元人民币)。我做过一次调查,这笔钱到底够不够支付生孩子的费用?如果顺产的话,自己还需要贴20万日元。如果难产动手术的话,因为属于医疗保险,自己可以赚一半。这笔钱可以直接去市区政府领现金,也可以直接从给医院的住院费等里面扣除。

第二,给每个孩子每月发奶粉钱。

日本政府规定,孩子出生之后一直到初中毕业,每个月都可以领到1万日元(约600元人民币)的奶粉钱。如果你生了二胎,那么两个孩子的奶粉钱每月增加到3万日元(约1800元人民币)。这笔钱,市政府每个月会定时汇到相应的银行账号上。

第三,生孩子给奖金。

这项政策虽然不是全国性的,但是比较普遍。日本半数左右的地方政府,给每个生孩子的家庭赠送5万~10万日元(约3000~6000元人民币)的慰问金,有的是送一年的大米牛奶

第四,产假补助。

一些福利比较好的公司,职员因为生孩子而请假,也可以照常拿全额工资。但是如果有些公司经营困难,只发70%的工资,那么政府会提供补助。补助金额是按照休息的时间来计算的。如果休假98天,那么每天给8000日元(约480元人民币),三个月合计补助52万多日元(约3万元人民币)。

第五,育儿补助金。

从孩子出生后到未满一岁期间,如果在家休息养育孩子,也可以从雇用保险中获得补助。补助金额为原来收入的50%。比如之前每天收入8000日元(这是饭店端菜员的8小时工资),休息10个月,可以拿到约121万日元(约7万人民币)的补助。那些起点工资高的人,每个月最多可以拿21.5万日元(1.2万人民币)。这一补助政策也适用于请假在家养育孩子的爸爸。

第六,不育症治疗补助。

当夫妻有一方或者双方进行不育症治疗(体外受精和显微受精)的时候,因为不能使用健康保险,所以政府会给予额外补助。每年最多可以拿两次补助,一次15万日元(约9000元人民币),也就是如果5年一直持续治疗的话,可以拿到150万日元(约9万元人民币)的补助。

以上这些措施,是日本政府的常规性鼓励政策。这些政策不只适用于日本人,也同样适用于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但是,这些政策实行了许多年,依然难以扭转出生率下降的趋势。那怎么办呢?

日本政府还实行了一项新的国家战略政策——“造人革命”计划。这一造人计划,也有三项内容。

第一,计划在3年内,让全国所有3到5岁的儿童免费上托儿所幼儿园

第二,对于年收入不足260万日元(约15万元人民币)的低收入家庭, 0~2岁儿童上托儿所的费用也由政府承担。

第三,孩子生下之后,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只要停职两年在家照顾孩子,政府给予特别的育儿补助。

以上三项措施,就是要打消许多年轻人生了孩子无人养的顾虑,同时采取“政府包养孩子”的方式,以减轻年轻人的生活负担。

这三项措施推出后,日本国民还是感觉不过瘾。政府把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费用负担起来了,那么孩子长大之后,上大学的费用怎么办?

于是在2018年6月,日本政府宣布准备推出一项新的政策,只要家庭年收入在380万日元(约23万元人民币)以下,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全部由政府承担。这一政策让单亲家庭喜出望外。在日本,一般的私立大学一年的学费都需要8万元人民币左右。

日本已经完全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如果加上低收入家庭大学也免费的话,那么,日本真正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教育无偿化”。

其实,日本政府是一个很贫穷的政府,一年的国家预算是95万亿日元,但是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50万亿日元,也就是一半的钱是需要靠发行国债等手段筹措的。在本就困难的国家财政体制之下,日本政府还要拿出大笔的钱用于鼓励大家生孩子,而且不分日本人和外国人,可以说,日本政府为了化解人口危机已经拼了老命,并且摆出了一副举全国之力来保障日本未来的架势!

出生率低下的问题,不仅是日本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的大问题。日本的出生率是1.4‰,而我们中国的出生率只有1.2‰,情况比日本还糟糕。所以,日本鼓励家庭多生孩子的各种做法,也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和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