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所有制并存的论述

两种所有制并存的论述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论点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生产带有的商品性,归于全民所有制经济之外的原因,所以在方法论上可以说是“外壳论”的。以两种公有制并存为基础,又以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统一性为依据,来论述社会主义生产的商品性,实质上是斯大林论述生产资料不是真正的商品,而仅仅是商品“外壳”的方法。

两种所有制并存的论述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并存,是社会主义商品关系存在的根本原因。[31]应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两种形式的并存,只能说明公有制两种形式间交换产品的商品性质,却不能说明全民所有制生产的售卖给职工的个人消费品的商品性质,更不能说明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产品的商品性。持这种论点的同志,为了要说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的商品性,就以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统一性为理由,说两种社会主义所有制之间的商品交换,不能不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内部,因而推论出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产品也就具有商品性质。这种论点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生产带有的商品性,归于全民所有制经济之外的原因,所以在方法论上可以说是“外壳论”的。

以两种公有制并存为基础,又以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统一性为依据,来论述社会主义生产的商品性,实质上是斯大林论述生产资料不是真正的商品,而仅仅是商品“外壳”的方法。斯大林正是从两种公有制并存来论述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的原因,所以他不能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与特点,从而认为全民所有制是与商品关系不相容的,做出了生产资料仅仅是商品“外壳”,并且超出价值法则发生作用的范围以外的论断。他说:“在国内经济流通领域内,生产资料却失去商品的属性,不再是商品,并且超出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外壳(计价等等)。”[32]但是斯大林另一方面又力图阐明事实上存在的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生产的作用。他看到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产品的生产耗费包括劳动力的报酬,而劳动力的报酬又受到作为商品和具有价值性的消费品的影响,于是他就从消费品的价值性引申出生产资料必须具有“价值形式”,总之在他看来价值只不过是劳动核算的工具。斯大林是从产品不同所有关系来论证产品的商品“本性”的,他所使用的“外壳论”的方法,是为了论证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是事情的形式方面”,生产资料只不过是一个“商品外壳”。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要论证的却是生产资料所具有的商品性,如果我们认定全民所有制企业间交换的生产资料具有商品性质(尽管是不完全的),即具有真正的价值内容而不是什么“价值形式”,即价值不只是用来进行核算的工具,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33]的理论,这种商品性质就只能来自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内部,而不能由外部“输入”。因而,要阐明生产资料所带有的商品性,就只能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中去寻找原因。“外壳论”的方法,实质上是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已经不再有决定产品的商品性质的经济基础,以社会主义经济统一性为名义,求助于外部条件,实质上否认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生产与交换关系本身仍然具有商品关系的性质与特征,因而这种论证方法,无论如何是不能科学地阐明和坚持生产资料带有商品性的论点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