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所有制改革的探讨

所有制改革的探讨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后首次所有制改革的突破便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些所有制改革的尝试打破了当时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改革问题上出现了又一次重要的突破。随着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大型国有企业陆续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中国所有制改革又进入了一轮新的高潮。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所有制改革就是让不同性质的所有者拥有财产权。

所有制改革的探讨

在改革开放之前,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三大改造,中国所有制结构之中只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表现形式,经济的发展和运行完全由国家计划和掌控。当时如果说有利益集团的话,那整个国家可以看成一个大的利益集团(晓亮,2009)。

改革开放后首次所有制改革的突破便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用包产到户为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原先的人民公社体制,这对于中国改革来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即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公有制的有效形式。另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所实践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从而可以自负盈亏以提高效率的办法,事实上使得原本单一的国家利益主体开始向多元利益主体转变。应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中国所有制改革的开端,而它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功,坚定了中国政府进行所有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刘小丰,2008)。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提法。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则更是进一步明确了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给私营经济提供了政治上的“合法性”。这些所有制改革的尝试打破了当时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不过,伴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各种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利益集团也开始逐渐出现。1983年中纪委发布的《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工作的报告》中便明确指出:“有的人为了谋取个人和小集团的私利,利用自己掌握的职权为违法活动提供方便,例如工商管理部门违章发给营业执照;物资部门私自给企业批拨物资等。”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国内国际局势的动荡,所有制改革的步伐有所放缓,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再一次推动了所有制改革的进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改革问题上出现了又一次重要的突破。在十五大报告中,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被明确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不仅如此,十五大报告还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也确定下来,即“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位从“补充”提高为“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彻底被激发。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从“十五大”召开时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不足25%,到“十五”计划期末非公有制经济占比已超过60%。从利益集团的角度来看,十五大报告不仅承认并肯定了多种利益主体的地位,另外在报告中“允许和鼓励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表述也明确了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而收入分配原则正是利益集团之所以形成,又为什么进行影响的根源所在。应该说,十五大的召开是中国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承认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事实上就承认多种利益主体的重要地位;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事实上就允许了不同利益主体表达诉求、获取利益的行为。(www.xing528.com)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此次三中全会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放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1]。随着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大型国有企业陆续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中国所有制改革又进入了一轮新的高潮。如果说上一次改革是大大地鼓励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那么这次改革的重点便是要通过所有权的多元化使得公有制经济提高效率,且使得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将其他所有权形式引入到公有制经济内部,使得原本的国有企业拥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造就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制约的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国有企业在所有权上的单一形式,通过引入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促成相互制衡,在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上相互协商,避免政府操控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以及分配。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所有制改革就是让不同性质的所有者拥有财产权。从宏观上来说,中国所有制改革是要让国家的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和集体的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合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从微观上来说,中国所有制改革也要让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存在不同性质的投资主体,从而提高企业在各方面的效率。无论是哪一种所有制改革,利益主体的增加在客观上造成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出现,虽然他们规模有大小,力量有强弱,但都想要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总的来看,改革开放是中国利益集团形成和发展的大背景,而所有制改革则是诸多改革中对中国利益集团影响最大的改革,它从根本上允许了中国不同利益主体,特别是民营、外资和个人,去追求自身利益。除了所有制改革,下文继续从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外国企业的进入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四个角度进一步观察中国利益集团究竟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这四个方面进程与所有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有的以所有制改革为基础,有的则是所有制改革的延伸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