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计主题类型分析:信息、行为与制度

审计主题类型分析:信息、行为与制度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审计主题的类型,一是经管责任内容的角度,二是经管责任履行的角度。所以,总体来说,可能纳入审计主题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包括四类:财务信息,业务信息,行为,制度。因此,行为有必要成为审计主题。如果对制度缺陷的判断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并且制度设计和执行留下一定的载体,则该制度有可能成为审计主题。严格地说,审计主题应该是三类:信息、行为和制度。

审计主题类型分析:信息、行为与制度

根据本书以上的分析,影响代理人履行经管责任、有真实审计需求、具备可审计的特征并且具备审计能力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可能成为审计主题。那么,审计主题究竟有哪些类型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审计主题的类型,一是经管责任内容的角度,二是经管责任履行的角度。

从经管责任内容的角度来说,尽管人们对经管责任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是,无论如何,其实质性内容就是两个方面,一是花钱,二是做事(米尔顿·弗里德曼,2013)。这两方面都可能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从花钱来说,可能出现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按既定标准的要求花钱,从而出现花钱行为违规,也就是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违规;二是没有如实报告花钱相关的信息,从而出现财务信息失真,也就是财务报告不真实;三是没有建立约束花钱及财务信息报告的相关制度,从而出现制度缺陷,也就是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及信息报告相关制度存在缺陷。总体来说,从经管责任履行来说,花钱相关的审计主题包括: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财政财务收支信息,财政财务收支及信息报告相关制度。做事也就是代理人所从事的业务活动,可能出现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同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按既定标准的要求做事,从而出现做事行为违规,也就是业务行为违规;二是没有如实报告做事相关的信息,从而出现业务信息失真,也就是统计报告不真实;三是没有建立约束做事及信息报告的相关制度,从而出现制度缺陷,也就是业务行为及业务信息报告相关制度存在缺陷。总体来说,从经管责任履行来说,做事相关的审计主题包括:业务行为,业务信息,业务行为及业务信息报告相关制度。综合花钱和做事两个方面的经管责任,审计主题如下:一是行为,包括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业务行为;二是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三是制度,包括:财政财务收支制度,业务行为制度,信息报告制度。所以,总体来说,可能纳入审计主题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包括四类:财务信息,业务信息,行为,制度。

从经管责任履行过程的角度来说,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要么出现在经管责任履行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偏离委托人的期望;要么出现在经管责任履行结果的报告中,在报告经管责任履行结果时偏离委托人的期望,出现信息失真。经管责任履行的过程中偏离委托人的期望,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行为偏差,也就是在具体行动上偏差委托人的期望,主要是各种违规行为;二是制度偏差,主要是未能建立适宜的营运制度为良好地履行经管责任奠定基础,主要是各种制度缺陷;三是信息偏差,主要是关于经管责任履行过程的各种信息失真。经管责任履行结果报告偏离委托人的期望,主要是关于经管责任履行结果的信息出现偏差,也就是未能如何地报告经管责任履行结果。综合上述经管责任履行及结果报告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信息失真,二是行为偏差,三是制度缺陷,而信息又可以分为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所以,总体来说,可能纳入审计主题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包括四类:财务信息,业务信息,行为,制度。

以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将审计主题分为四种类型,下面,我们对这四类审计主题做进一步的分析。

财务信息主要是货币计量,会计资料是其典型形式。由于财务信息既反映了代理人对财务资源的运用过程,也反映了运用结果,所以,既与经管责任履行过程有关,更与经管责任履行结果有关,同时,体现了代理人花钱责任的履行情况,代理人完全有激励操纵这些信息,所以,有必要成为审计主题。同时,以交易、余额、列报为标的,可演绎出审计命题,且具备完整的记录,也有明确的会计准则作为计量依据,所以,财务信息成为审计主题。

业务信息主要是非货币计量,各类业务统计资料是其典型形式。统计数据一方面可能涉及经管责任的履行过程,也可能涉及经管责任的履行结果(所谓的非财务业绩),同时,体现了代理人做事责任的履行情况,代理人完全有激励来操纵业务信息,所以,有必要成为审计主题。同时,可以按流量信息、存量信息为标的来演绎具体的审计命题,并且,不同的业务信息如何计量,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所以,如果某些业务信息具备一定的记录或载体,则这种业务信息就可以成为审计主题。业务信息包括的类型很庞杂,在成为审计主题的条件方面存在差异,并且这些差异是变动的,所以,不断地有新的业务信息纳入审计主题中。

行为是代理人履行经管责任的作为或不作为,主要包括财务行为和业务行为,财务行为也就是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主要包括财务资源的筹集、分配、使用等;业务行为是代理人履行其组织职能的活动,也称为业务活动,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业务活动。上述这些行为,代理人及其领导的组织都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偏离委托人的期望,出现行为偏差。因此,行为有必要成为审计主题。同时,一般来说,对于各种行为,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例如,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这些要求就是既定标准。行为还可以演绎出具体审计目标或审计命题,一般是在真实性命题的基础上,增加合规性命题,主要是范围和标准两个方面的具体命题。具体上述条件时,如果某些行为有一定的记录或载体,则该行为就可以成为审计主题。

制度是代理人履行其经管责任的基础,为了良好地履行经管责任,代理人有责任构建并执行适宜的制度体系。然而,一方面,能够良好地履行经管责任的制度体系,未必符合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代理人可能不一定有激励来建立和执行这种制度;另一方面,由于代理人的有限理性,未必能建立和执行良好的制度体系。所以,制度可能存在缺陷,也正是因为如此,制度有必要成为审计主题。如果对制度缺陷的判断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并且制度设计和执行留下一定的载体,则该制度有可能成为审计主题。(www.xing528.com)

需要说明的是,审计主题区分为财务信息、业务信息、行为和制度具有一定的逻辑瑕疵。严格地说,审计主题应该是三类:信息、行为和制度。这三类主题的地位是相同。但是,这种分类是具有可扩展性的,并且是动态的。信息主题之所以分为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两类审计都得到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特别是其中的财务信息审计已经较为成熟;二是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审计技术有较大的差异,需要分别研究。至于行为和制度这两类审计主题,如果得到较大的发展,完全可能再分为亚层次的审计主题,只是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状况。

以上分别分析了四种审计主题,这只是最概括层级的审计主题,各种审计主题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以确定更具体的审计事项,从而形成审计内容的体系。基本的框架如表1-3所示。

表1-3 审计主题类型及细分

续表

以上分析了审计主题的不同类型。现实生活中,审计有四大主体: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军事审计。审计主题和这些审计主体是什么关系?一般来说,审计主题涉及的是审计什么,而审计主体涉及的是谁来审计。所以,二者之间并无一一对应关系。从逻辑上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表1-4所示。

表1-4 审计主题与审计主体的关系

表1-4的组合显示,从逻辑上来说,任何审计主体都可能对任何审计主题进行审计。从现实来说,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审计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其审计主题是财务信息和制度;内部审计主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其审计主题是制度;政府审计和军事审计主要开展合规审计,其审计主题是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