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形资产摊销存在合规问题

无形资产摊销存在合规问题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是这样规定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无形资产应摊入管理费用中。在实际中存在着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合理、不合规的问题。

无形资产摊销存在合规问题

37.无形资产摊销不合规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第一,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第二,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1)企业摊销无形资产。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

(2)无形资产摊销规定。

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是这样规定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规定)或法律规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规定)或合同规定与法律规定(两者均规定)受益年限中较短者作为其摊销年限进行摊销,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规定,则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3)无形资产摊销分类。

按照使用年限,将无形资产分为期限型无形资产和无期限型无形资产两大类。所谓期限型无形资产,即随该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其使用寿命会越来越短,最终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之后,它将不再属于该企业的一项资产。这个使用期限正如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所谓无期限型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指那些没有法律规定、合同规定、或公认的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而这里的无期限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的。它是指企业在良好的运行期间的无期限,如果企业面临倒闭,该项相对意义上的无期限型无形资产也随之消失了。如企业的商誉。对于期限型无形资产,随着使用,它会像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一样,价值越来越低,因此也能称为价值递耗类无形资产;而对于无期限型无形资产,随着使用,它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而不是价值递耗,因此该类无形资产也能称为价值递增类无形资产。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时间期限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只要有时间限制,它就是期限型无形资产,否则,为无期限型,一目了然。相对于《企业会计制度》将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与不可辨认两大类的分类标准而言更客观。

(4)无形资产摊销调整。

在此基础上,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作如下调整: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摊销与不摊销两种情况:

①对期限型无形资产项目,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其中又包括:(www.xing528.com)

对于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预计使用年限确定,而且减值风险较低的,采用直线法摊销。

对非专利技术等有预计使用年限,但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呈加速变化的,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加速摊销”,以尽快收回投资,这也符合会计核算原则之谨慎原则。

②对无期限型无形资产项目,如商誉,由于它以购入价格作为其入账价值,但是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可能会逐渐增值,所以无需进行价值摊销,甚至要增加其账面价值。这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期末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的本质是一致的,因为两者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对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又得以恢复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转回时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既然对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要如此处理,那么对未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项目在价值增加时也应有类似的会计处理,借记“无形资产”,贷记“营业外收入”。而且企业应该尽量频繁地做这项工作。

应注意的是现行会计法里面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

(5)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合理、不合规之处。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效的合同、协议或企业申请书的规定期限及有效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有效的使用年限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①法律法规、合同或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有效期与合同或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②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有效期限,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了受益年限的,按照合同或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③法律、法规、合同或企业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无形资产应摊入管理费用中。

在实际中存在着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合理、不合规的问题。主要是,摊销期限确定的不合理、不合规;对已确定的合理的摊销期限任意变动;将无形资产未摊入管理费用中,而是摊入生产费用或销售费用中;任意多摊或少摊无形资产、人为地调节财务成果的高低等。如某工业企业1993年12月本应摊销无形资产150000元,却按150000元摊销,致使利润压了135000元。

(6)无形资产摊销是否正确、合规的查证方法。

①收集有关无形资产的法规及其证书,如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专利权证书、商标证明书等,了解被审查的无形资产有无法定使用年限;

②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判断企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的确定是否正确、合规。

如果法律和合同、申请书中均规定有法定有效期和受益期的,应审查企业是否按其中最短的期限作为有效期限,有无违反规定按最长或较长的期限作为有效期限。

对法律无规定,企业合同或申请书有规定受益期限,应审查企业确定的有效期限与合同或申请书的规定受益期限是否一致。

对法律、企业合同和申请书中均无规定有效期限的,应审查企业确定的有效期限是否不低于10年。

③审查企业无形资产摊销是否按规定列入管理费用,有无与其他费用、开支,如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支出相互混淆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