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扶贫脱贫机制?

如何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扶贫脱贫机制?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制宜、对症下药是实现扶贫脱贫的前提条件。贵州省努力探索有别于其他省份的脱贫攻坚道路,结合自身省情不断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扶贫脱贫机制,促进顶层设计的有效落地。贵州省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深度贫困区、极贫乡镇多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公共服务缺口较大地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是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举措。

如何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扶贫脱贫机制?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制宜、对症下药是实现扶贫脱贫的前提条件。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将政策资源准确投放,实现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元化、差异化需求的有效回应。贵州省努力探索有别于其他省份的脱贫攻坚道路,结合自身省情不断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扶贫脱贫机制,促进顶层设计的有效落地。

一是着眼小康建设短板,全力推进“四场硬仗”。从贫困群众最关心问题入手,集中资源作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贵州省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深度贫困区、极贫乡镇多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公共服务缺口较大地区。一方面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填补历史欠账,为贫困村户自身发展创造条件,减少贫困存量,增强扶贫行动溢出效应。在基础设施完善基础上,乡村产业、资源被不断激活,惠及村域全体农户,特别是贵州农旅结合模式的形成,无不得益于近些年的扶贫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品享用机会均等化,降低新增贫困与返贫风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与贫困文化滋生。(www.xing528.com)

二是立足资源禀赋,确定区域性扶贫产业规划。把产业扶贫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路径和长久之策,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进行资源整合,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各地党政负责人亲自谋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项目和细化措施,确保每个县有1—3个主导产业,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入上海、广州等东部城市,以“电商+”“合作社+”“企业+”等具体形式,构筑产业销售链条。三是把握发展与生态底线,推行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战略行动。作为全国深度贫困省份,贵州省提出,以“大扶贫”补短板,以“大数据”抢先机,以“大生态”迎未来的发展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是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时代,将“数据+”“绿色+”融入扶贫开发的各方面、全过程,打破传统扶贫路径,能够有效凸显贵州生态经济优势,实现互通有无的信息连接与经济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