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命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命名现象中的文化力量

文化命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命名现象中的文化力量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在讨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命名现象时必须重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命名的文化性问题,也就是以何命名的问题。中华文化作为诗意文化的宝藏,能够为对文化命名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中华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文化命名总的框架、总的文化基调、总的文化情趣、总的文化审美取向。伴随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大批新的空间命名和文化建设涌现。

文化命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命名现象中的文化力量

我们在讨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命名现象时必须重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命名的文化性问题,也就是以何命名的问题。

一个空间的命名,最终是要人来传播、称谓、指称的。所以,从修辞上讲,名字既要符合主流价值,又要符合文化审美取向;既要朗朗上口,又要耳目一新。城市空间,包括店铺、园区、建筑物、游园、街道、景观等名字既要有时代特色,又要有地域特色;既要有文化的共性,又要有文化的个性。所以,新型城镇化不是建一片城区、一片楼群、多个建筑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建设工程。

前一段时期,很多新建小区和街前店面非常喜欢用欧式的名字来命名。因为有不同文化背景,市民对很多洋气的空间命名,不明就里,莫名其妙,造成很大的误读。

最近一段时间,空间生产者和文化命名者越来越注意新生空间的文化价值与国情、世情、人情相适应。中华文化作为诗意文化的宝藏,能够为对文化命名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

中华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文化命名总的框架、总的文化基调、总的文化情趣、总的文化审美取向。但中华文化不是一个随意截取就能装点门面的文化,因为文化内涵极其深刻,而且又有新的时代因素。所以,文化命名具有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合一,这就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空间命名和文化构建要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取其精华,活学化用,使得文化命名和文化构建既不泥古,又非标新,而是保证了中华文化“中和之美”。(www.xing528.com)

伴随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大批新的空间命名和文化建设涌现。新疆有特殊的地名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如何被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所吸收、所运用,这是一个课题。

在现代社会,媒体是不能忽视的文化力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故事、重要新闻都会通过媒体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图景、媒体视角与市民直观视角的内容有一致的部分,也有不一致的部分。当前,“共识”和“视差”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影响社会文化的“整体性”。媒体是保证这种整体性的重要力量,所以,媒体必须以真实客观的态度,诚实地对待这个社会的变化。

也可以这样说,新型城镇化过程是在媒体化的视野中展开的,所以,媒体对这一进程的关注,包括对新空间、新场域、新标识、新景观、新园区的命名都是空前积极的,是媒体介入社会的重要手段。这样的过程,如果辩证地看待,我们会发现,媒体所关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空间命名是有选择性的,不会面面俱到。这种选择性命名由什么因素影响,造成什么效应,都是非常深刻的问题,值得不断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