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改革的策略问题,探究国际货币和金融话语权的视角

研究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改革的策略问题,探究国际货币和金融话语权的视角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从国际货币权力和国际金融话语权的视角,研究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略问题。

研究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改革的策略问题,探究国际货币和金融话语权的视角

(一)拓宽研究的视角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研究视角较为单一。本书则从多个角度切入,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展问题,从而拓宽了研究视角。具体而言:一是从集体行动困境和国际货币竞争的视角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难以突破的原因;并将国际货币竞争的相关分析置于市场和政治两种逻辑框架下,其中,市场逻辑下从双元寡头垄断、美元网络外部性的微观视角分析美元与欧元的竞争问题,政治逻辑下,则以货币搜寻模型分析国际货币的竞争。二是从国际货币权力和国际金融话语权的视角,研究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略问题。

(二)拓展研究方法

已有的文献多使用定性分析、理论分析、宏观分析的方法研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相关问题,本书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宏观与微观分析等方法,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拓展研究方法。(www.xing528.com)

(三)丰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

本书使用包括新政治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博弈论分析等交叉学科相关理论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相关问题,实际上对这些理论应用或拓展的同时,也丰富了国际货币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具体体现在:一是在全球公共产品理论框架下,系统地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全球公共产品特征及与之相关的集体行动困境问题;二是通过拓展微观经济学中的经典模型(Cournot模型、Hotelling模型),分析美元和欧元的竞争情况;三是使用网络外部性理论,系统、深入地分析美元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及其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影响;四是将政治因素引入传统的货币搜寻模型,一定程度上弥补已有研究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而较少深入、具体探讨政治因素在其中作用的不足;五是修正挤车困境理论并用于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困境;六是将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力模型用于分析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因素;七是用货币权力理论分析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略;八是将话语权理论扩展至国际金融层面,作为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体系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