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应策

中国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应策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中国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由国内学者提出,包括区域货币合作、人民币区域化或国际化、提高国际金融话语权等方面。张明[89]认为中国应该通过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敦促IMF进行治理结构改革,以及通过加速国内结构性改革来促进国际多边货币合作等措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中国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应策

关于中国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由国内学者提出,包括区域货币合作、人民币区域化或国际化、提高国际金融话语权等方面。

余永定(2009)[85]认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可以努力的方向。殷德生(2011)[86]也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其突破口在于推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以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地位和国际化水平。黄益平(2009a)[87]指出,包括外汇储备多元化、人民币国际化和促进对外投资在内的三方面的策略对中国应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他(2009b)[88]认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改革既是责任也是利益所在,而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中国的政策重点应放在自身的改革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管涛(2009)[70]指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仍将是以美元为主的少数几种货币为主导,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不是要废除或者取代美元,而是要通过有限的、可行的改革,最大限度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包括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减轻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推进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等。张明(2010)[89]认为中国应该通过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敦促IMF进行治理结构改革,以及通过加速国内结构性改革来促进国际多边货币合作等措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李若谷(2010)[90]指出改革从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黄梅波(2006)[91]、张明(2010)[89]、谢世清(2011)[92]分析了IMF的缺陷,认为IMF 在治理结构、份额分配方式、投票权等方面急需改革,以提高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黄益平(2011)认为SDR 的货币篮子应反映世界经济的真实情况,人民币是最有潜力进入该货币篮子的货币,如果人民币能够进入SDR 货币篮子,将有助于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12]巴曙松和杨现领(2009)[84]指出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下,中国面临着既要稳定国内金融体系,又要扩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的“两难选择”。综合来看,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短期内,通过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本土金融市场发展来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逐步改进;中期内,积极参与亚洲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区域格局的改进;长期重点则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建。吴惠萍(2010)[93]公共产品理论框架下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后,从决策和生产两方面考察了中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及问题,并提出包括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的改革建议。李晓和冯永琦(2012)[80]指出中国应避免单独直接面对或挑战美国的核心利益,而是更多地利用G20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提升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影响力和地位,推进更加符合中国利益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www.xing528.com)

沈晗耀和于跃进(2008)[25]则根据其提出的国际新金本位货币体系的重构原则,主张我国改革货币体制,推行新金本位,建立二元货币体系,即对外以世界公币和货币性黄金为基础,发行国际版人民币,执行国际流通的功能,对内仍以人民币作为唯一的法定货币,外汇不能与人民币直接兑换,而是通过国际版人民币与国内人民币兑换。具体来说是建立以黄金储备为基础,以黄金券为工具的金本位制,来应对经济的威胁,维护国家货币主权和财富安全;且可以建立同时扮演中央银行、外汇管理局、黄金投资公司商业银行四种角色的黄金银行,来保证这种金本位制的顺利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