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的外资引进政策选择

我国的外资引进政策选择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针对国内高新技术项目的规划和部署,可以对外资企业留有部分空间,放松限制,允许其参与国内研究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并为外资企业进行跨国研发技术交流提供便利措施,落实相关在华进行研发活动人员的国民待遇,其中对作出卓越贡献的相关研发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给予相关税收优惠等。

我国的外资引进政策选择

随着新一轮国际分工和直接投资的热潮,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此次契机,充分吸引具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进入,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国内企业换代升级的创新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引资思路,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引资质量,制定和实施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引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跨国并购条件,为高质量的跨国企业提供便利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以及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迅速增长,利用外资的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成为东道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外资跨国并购国内产业也不断加大,不仅促进了国内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配置,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强度。另外,国际知名跨国企业与我国企业间的并购合作,可使我国企业及早获得与国际先进生产力对接的机会,有效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在此前提下,随着外资流入量不断加大,我国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利用这种优势,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建设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在完善相关法律基础的前提下,放松外资参与国内资产重组的限制,推进正当且高质量的外资并购项目落实,尤其要为具有外溢效应的高技术合作提供便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相关制度,完善跨国企业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出台相关细则,在配合我国国企改革的背景下鼓励外资参与国企优化改革。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产权评估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健康的产权交易规则和交易市场,维护市场的公正、公平,并加大对并购企业的保护力度,营造良好且高效的外资合作氛围。

(二)通过设定激励性政策吸引高质量的外资企业在华进行研发投资活动(www.xing528.com)

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较大的外溢效应,先进技术的扩散和传播,能够极大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含量,对培育我国所有权优势和提高企业资助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然而,近几年我国也已成为全球跨国企业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已经成为外资企业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应该制定并出台相关便利研发投资活动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研发企业进入。另外,针对国内高新技术项目的规划和部署,可以对外资企业留有部分空间,放松限制,允许其参与国内研究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并为外资企业进行跨国研发技术交流提供便利措施,落实相关在华进行研发活动人员的国民待遇,其中对作出卓越贡献的相关研发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给予相关税收优惠等。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和企业还可以通过设定共同投资基金吸引研发投资活动的外资企业参与,共享相关资源,推动本地区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同时将本地区的技术研发方向转向开放性自主创新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打破跨国企业对我国技术的垄断,才能够在国际产业链中具有主动优势。因此,在政策制定当中需要综合考虑自主创新、吸引高新技术以及利用外资这三方面的互补。

(三)合理引导外资在产业间的流向,高新技术产业是重点,基础性产业是关键

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进入的产业,也是我国在经济转型调整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详细制定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框架,明确利用外资的各产业重点。首先,在高新技术领域,利用外资始终是着力推进的重点,高新技术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需要消除过去“以资源换技术”的引资方式。其次,基础工业和相关设施产业也需要密集利用外资,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例如,要积极鼓励外商投资更多地流入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以及重要原材料项目,积极拓展和优化BOT、PPP等引资方式。引导外资进入农业领域,明确外商投资农业的重点领域。重点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农业新技术和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改变我国农业主要以借款为主的现状,提高农业综合利用外资的占比。对于逐步深度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我国而言,在农业、高新技术、工业和基础设施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引进外来投资对于缓解资金压力、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