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境外经贸合作区政策配套推进

境外经贸合作区政策配套推进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境外合作区作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和对外投资的重要抓手,必将政策先行。然而,境外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国家,政策需要多方面协调,建立体制机制成为关键。比如,经商务部领导批准,2015年6月,成立了中国境外合作区投资促进工作机制。其次,提升境外合作区的配套融资能力是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境外合作区需要进行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以政策引导资金流入是成立合作区的重要条件。最后,风险防范是境外合作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境外经贸合作区政策配套推进

首先,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政策对经济的引导作用更强。境外合作区作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和对外投资的重要抓手,必将政策先行。然而,境外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国家,政策需要多方面协调,建立体制机制成为关键。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发展,我国也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制定了鼓励政策。从项目实施来看,至少涉及中国政府、国外政府与区内进驻企业三个方面,协调机制也应该围绕三方充分展开。比如,经商务部领导批准,2015年6月,成立了中国境外合作区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此机制由商务部合作司、机电商会等国内商协会、境外合作区实施企业共同参与。该机制的建立为后续投资促进与政策合作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区内企业的共同参与,可以有效促进政策落地。

其次,提升境外合作区的配套融资能力是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境外合作区需要进行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以政策引导资金流入是成立合作区的重要条件。2015年8月24日,以境外合作区投资促进机制为依托,有多家境外合作区内企业与丝路基金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洽谈,推动了境外合作区与丝路基金的合作,为利用丝路基金支持境外合作区建设提供了示范。早在2013年10月10日,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一是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合作区项目协调和信息共享等联合工作机制,为符合条件的合作区实施企业、入区企业提供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二是国家开发银行将依据商务部、财政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商合发〔2013〕210号)的要求,明确合作区优先融资的基本条件,针对合作区的特点和需求,向合作区提供融资服务。

最后,风险防范是境外合作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境外投资与境外合作所面临的风险比国内要大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差异很大,很多时候企业并不能准确评估投资风险,因此,需要政府政策引导并建立相关机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工作,有效规避防范合作区建设过程中的投资风险和信用风险,商务部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了《关于加强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风险防范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此基础上商务部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还制定了具体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风险防范。

【注释】

[1]张禹、严兵:《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基于比较优势与全球价值链的测算》,《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10期,第38—49页。

[2]中国商务部网站:《2016年产能合作统计数据》,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dgzz/201701/20170102504431.shtml。(www.xing528.com)

[3]凤凰财经:《2016年“一带一路”取得六方面成果 产能合作有序推进》,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112/15140355_0.shtml。

[4]新华网:《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3/23/c_1118421803.htm。

[5]中国—东盟博览会官网:http://www.caexpo.org/index.php?m=content & c=index & a=show & catid=119 & id=216940。

[6]中国“一带一路”网:《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3万亿元人民币》,https://www.yidaiyilu.gov.cn/jcsj/dsjkydyl/8238.htm。

[7]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官网:http://www.cocz.org/index.aspx。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