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中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措施,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开展合作区建设的优势。由于中国在国内建设开发区的成功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境外建设合作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合作区建设愈加受到相关国家重视。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成效尤为显著。

中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措施,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开展合作区建设的优势。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了5个经济特区和21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积累了宝贵经验。另外,中国与东道国开展合作区建设,坚持产业导向,中国企业铁路电力船舶通信、钢铁、石化、建材、轻工、家电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的国际产业竞争优势,在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实际需求、资源禀赋、配套能力、市场条件等因素基础上,以产业合作为先导开展合作区建设恰逢其时。

1.全球复制中国经验

产业园区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经验,被认为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伴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内工业园区经验开始向全球复制,影响力和作用不断增强。由于中国在国内建设开发区的成功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境外建设合作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合作区建设愈加受到相关国家重视。近年来,有60多个国家提出希望中国与其共建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通过与所在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开发区模式受到东道国政府和社会民众的认同,成为中国发展模式、管理理念、文化和价值理念等软实力输出的重要渠道和“走出去”的重要名片。通过与东道国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与成果,分享中国建设开发区、设立特区的理念与管理经验,中国品牌、中国人才和中国标准“走了出去”。

通过境外合作区建设,有关国家从中了解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成为借鉴“中国经验”“中国管理”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相关国家的认同与欢迎。例如老挝国会主席亚托杜表示赛色塔开发区项目是中、老两国政府共同确立的项目,不仅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政治方面也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关于开发区的投资优惠政策,老挝政府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根据周边国家政策情况,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中,以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政策,为招商引资扫除障碍

2.产能合作与社会责任

境外经贸合作区契合所在国发展诉求,是中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平台,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空间,有力地推动了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目前,合作区带动“走出去”中资企业的产业分布情况为轻工纺织类企业占30%,建筑建材类企业占15%,机械电子类企业占10%,资源生产加工类企业占11%,商贸物流类企业占20%。非洲、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并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需求旺盛,国内优势产能转移过去大有市场。通过境外合作区建设,中国建立了有效利用境外矿产、油气、森林、农业等各类资源的渠道,有利于保障海外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同时,境外合作区立足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有力地回击和驳斥了一些认为中国开展境外资源合作是“掠夺资源”、搞“新殖民主义”的不实之词。合作区定位于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下游生产加工,增加资源产品附加值,推动了东道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把更多利益留在当地,留给当地人民,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

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履行了社会责任,树立了中国企业负责任的形象,巩固和深化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9月底,中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建设粗具规模的77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到233.9亿美元,入区企业1 467家,总产值665.1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5.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19.7万个,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0个相关国家在建的合作区有56家,累计投资179亿美元,入区企业1 045家,总产值475.4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6.3万个。例如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吸引中国超过50家纺织和轻工企业入驻,成为柬埔寨重要的纺织出口生产基地,为当地近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合作区还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赞助修建市政道路,援建校舍、图书馆体育文化设施,捐助公益基金,组织语言和技能培训及文化交流等活动,在所在国政府和社区民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www.xing528.com)

3.“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

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平台,并让世界读懂了中国共赢的投资理念。十多年来,中国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初步统计,已支持的13家合作区中有11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开展建设和有意向建设的118家合作区中,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23个;此外,还有25个国家政府提出要与中国共建36家境外合作区,其中一半分布于“一带一路”[3]

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36个国家在建合作区77个,累计投资241.9亿美元,入区企业1 522家,总产值702.8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6.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1.2万个,对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和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成效尤为显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处于工业化进程初期,市场潜力较大,吸引外资意愿强烈。目前,中国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建设的合作区占全部在建合作区总数的72.72%,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 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推动东道国产业升级,为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合作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和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轻纺、家电、钢铁、建材、化工汽车、机械、矿产品等重点产业发展和升级。2016年,境外经济合作区创造产值387.5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5.7亿美元,有效地促进了东道国经济发展。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以境外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形式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合作形式,这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型平台,为中国企业境外权益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从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形式看,有利于国内中小企业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以抱团形式在国外经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合理规避一些风险。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地理位置和涉及行业看,目前的境外合作区分布于东南亚、非洲这些欠发达的地区,境外投资的主要行业是资源、冶炼、轻工业能源等中国传统领域行业,输出对象国大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制度水平也较低,因此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较大的风险。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可以有效保护中国的投资者在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安全,对中国中小企业到制度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投资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保护作用。此外,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了鼓励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境外投资,还会提供奖励政策。对于审核通过的经贸合作区,中国政府都会给予财政支持和一定数额内的中长期贷款。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为“走出去”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新型平台、安全保障和财政支持,为国内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政策注入了新动力。

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超越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六大经济走廊涉及的“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选择部分毗邻区参加跨境经济合作,将经济走廊范围内的生产、投资、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的经济合作。首先,经济走廊计划进行铁路、公路、光缆、能源管道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许多对外承包工程的机会。在未来连通了国家间的交通网络和能源管线等之后,也为中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经济走廊开辟了中国与多国间的新市场,打开了多条贸易通道,等走廊彻底贯通后,还会辐射更广泛的地区,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合作领域和丰富的合作机会。再次,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许多合作国家会对中国企业提供各种外资优惠,这有利于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去”。最后,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建设提供了各种可靠保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了安全可靠的外部环境。经济走廊的建设从基础设施、市场、政策优惠和外部环境保障等多方面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和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