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时辉煌:探究历史的成就

跨时辉煌:探究历史的成就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这块18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倍受水的困扰,使湖北既得益于水、因水而兴,又受制于水、因水而忧。区位、地貌、气候的三大特殊性,决定了湖北省水旱灾害频繁的特殊省情。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上任之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叮嘱、告诫他们高度重视防汛,确保防洪安澜,这充分表明湖北防汛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1998年汛后以来的大规模长江堤防建设,可以说成效显著,成就辉煌,功载史册,彪炳千秋。

跨时辉煌:探究历史的成就

出版者注 本文是作者2002年10月15日参加省委形势报告团关于湖北长江堤防建设情况的报告。这个报告用“四组数据”、“四大变化”、“四大创新”、“三个代表”全面总结了湖北1998年以来五年长江堤防建设的成果。

一提起湖北,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襟江带汉、湖库棋布、舟楫如织、水乡泽国的秀美画卷。这里造就了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这里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这里繁衍了勤劳智慧的湖北儿女。但在这块18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倍受水的困扰,使湖北既得益于水、因水而兴,又受制于水、因水而忧。区位、地貌、气候的三大特殊性,决定了湖北省水旱灾害频繁的特殊省情。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上任之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叮嘱、告诫他们高度重视防汛,确保防洪安澜,这充分表明湖北防汛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全省人民坚持除水害、兴水利,年复一年地筑堤防、修水库、建闸站、疏河渠,基本上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其中江河干堤长度、大型水库座数、大型泵站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一。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湖北水利步入了抢抓机遇、全面建设、提升功能、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骄人成就,进一步确立了“水利大省”的重要地位。

13年来,全省水利建设累计投入265.78亿元,为再铸水利辉煌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www.xing528.com)

13年来,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持蓬勃开展的大干态势。累计加固江河堤防土方近10亿立方米、脱险水库811座、新建改造整治骨干泵站66座,进一步增强了防洪排涝工程的抗灾能力;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8万平方千米,基本遏制了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77万千瓦,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头40年的总和,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全省山区115万人口的饮水解困工程可望今年年底完成。

13年来,全省先后战胜了五次大洪水、三次大干旱,防洪抗旱减灾效益达4238亿元。

尤其是1998年汛后以来的大规模长江堤防建设,可以说成效显著,成就辉煌,功载史册,彪炳千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