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解析

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解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部委、各地方密集出台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等相关制度和措施,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改革任务主要是落实以下工作。(二)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坚持目标引领,强化成果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支持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解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部委、各地方密集出台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等相关制度和措施,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改革任务主要是落实以下工作。

(一)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应减少对微观市场的干预,对于不存在市场失灵的环节政府应逐步退出,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技术研究组合的建立和解散都是由各方根据市场机制来决定的,各相关主体围绕着共同的利益寻找潜在的合作机会,依据市场化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市场购买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优化。要全面加快和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得到合理的市场报酬;让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分享科技资源;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自己建立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型企业进行科技奖励,鼓励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二)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坚持目标引领,强化成果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支持机制。完善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修订技术合同认定规则及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和科技创新咨询制度。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探索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加大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力度。开展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发展离岸创新创业,探索推动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政府支持科技项目。发展技术贸易,促进技术进口来源多元化,扩大技术出口。

(三)完善激励机制

改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环境,建立起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研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着力改善制度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要体现倾斜于科研人员和研发活动的导向,激发微观个体从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热情。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顺应新技术带来的业态模式变化要求,适时调整行业监管规则。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对权益人的产权激励和权属保护。鼓励通过各种灵活弹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实现科研机构人力资源与民营中小科技型企业现有要素的有效结合。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等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www.xing528.com)

(四)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

加强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支持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加快推进应用技术类科研院所市场化、企业化发展。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管理制度,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探索建立企业首席科学家制度,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要高度重视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建设,促进科研人员协作创新。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减少阻碍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加大对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奖励力度,使一批有真才实学、成就突出的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六)强化对创新进行正面激励的文化建设

倡导创新文化,建立宽松的创新生态环境,允许积累、允许试错,为基础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持,努力培育潜心致研的氛围。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倡导创新意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全社会对鼓励创新的正向激励环境,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自觉,使创新渗透和根植于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