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靖边县地质及演化历史概述

靖边县地质及演化历史概述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靖边县位于鄂尔多斯中央地段,地质属鄂尔多斯盆地组成部分。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及演化历史,反映和代表了本县地质及演化历史。期间,鄂尔多斯有过一个完整的海浸海退沉积层序,整个地区以整体沉降运动为主。期间,鄂尔多斯地区呈碟状或平底锅状发育,具有明显的沉隆性质。中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鄂尔多斯的东地区抬升,并与山西、河北等地分离,形成独立的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县地质及演化历史概述

靖边县位于鄂尔多斯中央地段,地质属鄂尔多斯盆地组成部分。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及演化历史,反映和代表了本县地质及演化历史。

鄂尔多斯盆地在演化中经历了6个阶段:

太古代~早元古代,为基本形成阶段。在其形成过程中,五台运动吕梁~中条运动起到主要作用。县域基底为东北向延展的结晶岩系。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期间为大陆裂谷发育时期,鄂尔多斯地区充填了中古代河流相碎屑岩,海相碳酸盐沉积,县域沉积250 米左右。

早元古代的克拉通坳陷阶段。期间,鄂尔多斯有过一个完整的海浸海退沉积层序,整个地区以整体沉降运动为主。县域沉积厚度500 米左右。

加里东运动使鄂尔多斯地区抬升为陆地,马家沟组遭受侵蚀,形成溶蚀孔洞发育良好的风化壳型储积层,其风化壳层,是本县天然气开采的储积层。

中生代到中三叠世继承性克拉通坳阶段。期间,鄂尔多斯地区呈碟状或平底锅状发育,具有明显的沉隆性质。(www.xing528.com)

晚石炭世,祈连海与华北海沟通,形成博而稳定的海坪相煤系地层,二叠纪早期海滨沼泽三角洲毛原,沉积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主,三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早、中期,开始由陆河流相到河湖相的转化,山西组是良好的碎屑岩储积层,石盒组是理想的覆盖层,此是本县油气田另一个理想的开发层。

靖边域内中石碳纪厚约90 米,二叠纪厚约600 米,中下三叠纪厚约800 米。

晚三叠纪至中侏罗纪的大型内陆坳陷阶段。其间湖盆有一个湖盆形成——鼎盛——萎缩演化过程,南部主要为河湖相沉积,沉积物颗粒细,厚度大;北部主要为河流相沉积,沉积物颗粒较大,厚度小。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抬升到剥蚀,形成沟壑纵横的丘陵地貌。因剥蚀程度不同,使残存厚度参差不齐。

在印支运动造成的古丘陵地形上,沉积了岩相、岩性,厚度变化较大的侏罗纪富县组充填式沉积,之上发育了河湖沼泽的延安组,河流相为主的直罗组和湖相为主的安定组。中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鄂尔多斯的东地区抬升,并与山西、河北等地分离,形成独立的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延安组,下侏罗统延安组各具有生储盖配置的良好成烃组合,分别成为鄂尔多斯第三套、第四套具有经济价值的层组,主要储积石油。县域“长6”“长2”“延7”“延9”等油层成为石油钻采的关注目标。

新生代第三纪,鄂尔多斯盆地的隆升主向黄土高原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