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未来何去何从?

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未来何去何从?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终结者”系列等多数电影中,都出现了由于人工智能有着错误的道德伦理观致使人类受到威胁的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因此,人们将深度学习称为“黑匣子”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的目的比人工智能本身具有的功能更加重要。目前,人工智能超过人类,“威胁”到人类安全的阶段远没有到来。

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未来何去何从?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人们就渴望出现“和人一样”的存在,同时,也害怕这种存在。人类一直以来怀抱创造类人机器人的梦想。这种欲望在电影中机器人的外形(《仿真机器人》 Android、《生化电子人》 Cyborg,音译为赛博格)和智能(人工智能)上均有体现。

但是,在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电影中表达得更多的是阴郁、让人担忧的未来,而非积极明朗的世界。很多电影都描述了当机器人拥有超人类的能力时会暴露很多缺点,最终让创造机器人的人类面临危险等内容。

电影中出现的诸如此类的想象,具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安全;第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人类的知识能力,去模仿和学习人类;第三,人工智能的缺陷是没有人类的善良和感性,过分理性,可能具有错误道德伦理观(参考电影《2001太空漫游》)。在“终结者”系列等多数电影中,都出现了由于人工智能有着错误的道德伦理观致使人类受到威胁的情况。

人工智能指的就是机器(基于算法)学习和模仿人类活动。人工智能起源于1956年举办的达特茅斯会议(Dartmouth Conference)。[8]最初,人工智能主要表现为基于有着运算逻辑体系的贝叶斯定理(Bayes Rule),以探讨和推理为主的智能化。严格地说,最初人工智能的表现以基于数学逻辑与概率的智能化为主。[9]之后,这种智能化与计算机功能结合在一起,可以在多个推论中选择最为合理、概率最高的结果。[10]1997年,IBM通过上述算法研发出了叫做“深蓝”的超级国际象棋电脑,而“深蓝”在问世之后击败了当时国际象棋界的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www.xing528.com)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因为机器不断通过学习提高智能,所以,人们称之为“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将根据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电脑中,让机器通过反复学习和大量学习,改善机器解决问题的水平。就如同战胜韩国围棋九段李世石的机器人AlphaGo,经过了无数次基于数千万以上棋局的学习之后,才最终成为最顶级的人工智能围棋大师。[11]

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发展为与人类的信息处理与智能方式类似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方式。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技术模型,不能说是与机器学习完全不同的独立概念。但是,过去机器学习主要经过监督学习或强化学习等外部学习过程,而深度学习是机器自己不断缩小输入值和输出值之间的误差,逐渐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只要给机器输入值和输出值,机器就可以自主完成学习。因此,在深度学习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推测机器给出的结果是经过怎样的一个过程而得出的结论。因此,人们将深度学习称为“黑匣子”人工智能。

使用人工智能的目的比人工智能本身具有的功能更加重要。人们已经在医疗无人驾驶汽车、法律服务、金融、安全(人脸识别等)、媒体策划等多个领域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当前,人工智能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数据、结合算法等灵活提供具有弹性的服务。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疾病诊断目的、患者照片等相关数据以及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的算法提供适合的医疗服务。目前,人工智能超过人类,“威胁”到人类安全的阶段远没有到来。当前,人工智能更多地用于帮助人们做出更加准确、更具战略性的判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