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管理策略

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管理策略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括各种应收赔款、备用金、应收包装物租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对其他应收款的收付业务进行核算,并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以及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管理策略

1.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存出保证金等以外的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包括各种应收赔款、备用金、应收包装物租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对其他应收款的收付业务进行核算,并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以及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发生的拨出用于投资的各种款项,在尚未进行投资之前,属于企业的其他货币资金,该类款项一般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进行核算,不属于其他应收款的范围。

【案例8-14】

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其他应收款的经济业务,编制如下相关会计分录:

(1)某职工预借差旅费500元,以现金支付。

借:其他应收款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2)某职工报销差旅费530元,原借400,以现金补付130元。

借:管理费用 530

贷:其他应收款 400

库存现金 130

(3)借入外单位包装物,支付包装物押金800元。

借:其他应收款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企业内各部门因业务经营需要,往往要准备一定数额的备用金。备用金是指企业内部各车间、部门、职能科室等周转使用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预付给科室、车间及非独立核算的经营单位等用于日常开支的款项。会计上,企业一般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备用金业务。如果企业发生的备用金业务较多,也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进行核算。无论备用金通过“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科目核算,还是通过“备用金”科目进行核算,都应按用款单位详细记录备用金的具体情况。

根据预付方式不同,备用金(imprest)分为定额备用金和非定额备用金2种。不同形式备用金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定额备用金(imprest fund)是指用款单位按定额持有的备用金。其具体方法是:根据用款单位的实际需要核定备用金定额,由财会部门按定额将备用金支付给用款部门,待用款部门实际支用后,经财会部门审核,凭有效单据报账领款,以补足用款单位定额备用金。这种方法便于企业对备用金的使用进行控制,一般适用于具有经常性费用开支的内部用款单位。由于用款单位报销领款后,备用金数额仍按定额持有,因此报销费用时,视同货币资金支付费用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在用款单位不再需要备用金时,才将备用金收回,借记“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科目。

【案例8-15】

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定额备用金的经济业务,编制如下相关会计分录:

(1)开出现金支票,向总务部门支付定额备用金400元。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总务部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2)总务部门向财会部门报销日常办公用品费200元,财会部门以现金支付。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库存现金 200

(3)总务部门不再需要备用金,将备用金400元退回。

借:库存现金 40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总务部 400 (www.xing528.com)

非定额备用金(non imprest)是指用款单位不按固定额度持有的备用金。其一般做法是:根据实际需要由财会部门预付用款单位一定时期的备用金数额;用款单位支用备用金后,向财会部门报账核销;备用金支用完毕,再根据需要由财会部门拨付下一时期的备用金。这种方法手续简单,但不便于对备用金的使用进行控制,一般适用于用款单位的非经常性开支。由于用款单位报账核销时,财会部门并不以货币资金补充其备用金,而是作为债权的收回处理,因此用款单位报销费用时,应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科目。

【案例8-16】

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非定额备用金的经济业务,编制如下相关会计分录:

(1)以现金拨付销售科备用金500元。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销售科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2)用款单位报销销售产品的运费400元。

借:销售费用 40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销售科 400

2.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prepayments)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以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

对于预付账款业务,企业一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并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因购货而预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所购货物时,按应计入物资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科目,按发票账单注明的应付金额,贷记“预付账款”科目;补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退回的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案例8-17】

某企业根据发生的有关预付账款的经济业务,编制如下相关会计分录:

(1)预付购买商品的定金30 000元。

借:预付账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2)收到商品的价款为32 000元,增值税为5 440元,共计37 440元。

借:在途物资 32 000

应交税费 5 440

贷:预付账款 37 440

借:库存商品 32 000

贷:在途物资 32 000

(3)补付商品款7 440元。

借:预付账款 7 440

贷:银行存款 7 440

在会计实务中,预付账款业务不多时,可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预付账款业务;企业的应付账款业务不多时,也可以通过“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应付账款业务。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便于反映企业对客户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同一客户发生购货往来业务,只通过“应付账款”或只通过“预付账款”科目核算。会计期末,“应付账款”科目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有的可能是借方余额,有的可能是贷方余额。其中,借方余额合计列示于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项下的“预付账款”项目,贷方余额合计列示于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项下的“应付账款”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