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扶持政策的引导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三年来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如下:产业发展结构不均衡,下游发展缓慢。近年来疆投资多以棉纺企业为主,后端的织造、印染、针织、服装、家纺等转移入疆步伐相对缓慢。目前,新疆纺织原料及加工制造产品品种均较为单一,还没有形成与服装、家纺等下游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和面料、辅料供应集散中心,以及具有规模的服装批发销售市场。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

在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扶持政策的引导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三年来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如下:

产业发展结构不均衡,下游发展缓慢。一是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不匹配,“前端快、后端慢、中间缺”。近年来疆投资多以棉纺企业为主,后端的织造、印染、针织、服装、家纺等转移入疆步伐相对缓慢。截至2017年6月,全区备案的纺织服装企业达到2525家,下游规上企业占总数比例不到2%,产值不足10%。二是棉纺产品多,混纺产品少,合成化纤产业发展不足,原料过于单一。新疆纺织企业目前均是纯棉纱、粘胶纱,而内地占纱线市场品种80%以上的都是涤棉混纺纱,区内没有涤纶短纤和涤纶长丝等化纤企业,无法大量生产混纺纱,竞争力差。

产业链发展不完整,印染、织布环节缺失。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中,印染环节可分别对棉花、纱线、白坯布分类染色,为下游服装制作提供原料,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但当前受新疆水量、水质条件的约束,印染用水地上管线或地下井水软化使用成本较内地平均高出0.8~1.2元/方或1.4~2.2元/方,因污水排放受限,处理成本较高(较内地增加处理成本8~10元/方),大幅增加的生产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印染企业来疆投资的意愿,导致印染产能建设步伐缓慢,链条发展短板突出。同时,染色和织布是密不可分的,织布环节呈现突然的弱化或断链状态,已成为服装生产缺乏面料的“缺项”,受市场经营“活纱死布”的影响,新疆本地产的纱基本运往内地,留在新疆织布的纱很少,愿意投建梭织布的企业意愿极低,织布环节发展“缺项”,下游产业严重滞后,严重阻碍下游服装业做大做强。

作为就业主渠道的服装产业竞争力弱。纺织服装企业从2013年的560家增加到2017年6月的2525家,服装产能从4000万件增长到1.5亿件,但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服装企业为数不多,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服装企业在规模、技术、装备及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投入不足,生产工效低,部分企业依靠政府扶持的工装制服、校服和军队装备采购取得订单,企业难以可持续发展;此外,绝大多数出口和本地消费的纺织服装产品为内地生产运入,新疆纺织服装企业出口交货值仅占新疆口岸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2%左右,本地生产服装也仅占全区服装消费量的10%,区位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www.xing528.com)

本地行业骨干人才和熟练的产业工人严重缺乏。新疆纺织服装企业需要的各类管理和专业技能人才大多从内地引进,部分内地来疆企业管理人员对新疆社会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企业“水土不服”;本土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相对滞后,缺乏技术、研发、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等中高端的本土化专业人才骨干;小微企业主动培养人才的意愿不足,新招聘人员流动性大,熟练的产业工人数量不足,制约了疆内纺织服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商贸物流服务发展滞后。服装产品处于纺织产业链的末端,面、辅材料的品类、价格、质量,直接影响服装产品的成本、质量和信誉。目前,新疆纺织原料及加工制造产品品种均较为单一,还没有形成与服装、家纺等下游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和面料、辅料供应集散中心,以及具有规模的服装批发销售市场。支撑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设计、研发、产品质量检测、商贸流通等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

政策对下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家和自治区的支持政策虽然对下游产业有支持,但力度不够,对下游需要重点发展的织布、针织、家纺行业缺少针对性的专项支持政策,如上游纱线外运出疆补贴800~1000元/吨,而留在当地织布就没有政策补贴,所以纺织企业没有在疆销售的积极性,导致印染、织布产业落地项目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