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自贸区改革创新的关键经验

湖北自贸区改革创新的关键经验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高校、科研机构云集,科研成果众多。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47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66亿元。从功能上看,武汉片区是研发和管理总部,襄阳片区是制造工厂,宜昌片区是绿色经济基地。自贸区注重统筹协调,破除行政壁垒,实现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跨区域保障的一体化开放格局。湖北自贸区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多项改革措施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湖北自贸区改革创新的关键经验

1.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云集的优势,整合智力资源,激发创新潜力。湖北高校、科研机构云集,科研成果众多。全省建有160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7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60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0项,应用技术成果1540项,软科学成果40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47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66亿元。

2.突出片区特色,协调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从功能上看,武汉片区是研发和管理总部,襄阳片区是制造工厂,宜昌片区是绿色经济基地。自贸区注重统筹协调,破除行政壁垒,实现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跨区域保障的一体化开放格局。一方面,推进产业一体化进程。襄阳、宜昌片区,利用武汉片区交通区位、销售市场、科技信息、人才等优势,以“园外园”形式开展产业对接,武汉东湖高新区已在全省建立20多个“园外园”。另一方面,推动形成一体化市场。三个片区已形成统一的市场主体准入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工商登记注册机关协调联动机制,基本实现信贷资源区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信贷市场、票据市场、支付结算、金融信息、外汇服务等同城市化建设初见成效。(www.xing528.com)

湖北自贸区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多项改革措施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如投资项目审批建成“同步受理、同步办理、限时办结、互抄互告、信息公开”的网上联合审批新模式,实现投资项目从提出申请到开工建设前“所有事项、所有层级、所有部门、所有流程”网上联审四个全覆盖,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湖北模式”,全国已有9个省、市、自治区复制经验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