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受教育程度,让生命更美好!

提升受教育程度,让生命更美好!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全球范围内人们一生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而生育年龄的延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了。根据汇丰的调查报告,亚洲民众在退休准备上是最积极的,特别是中国内地。但是,对于中国内地民众而言,依赖政府养老仍然是最高的选择[16]。尽管中国内地居民对退休的经济准备是相对充裕的,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内地居民在退休之后就没有经济担忧。

提升受教育程度,让生命更美好!

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全球范围内人们一生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人生的大事在逐渐延后,参加工作、结婚、生育、退休的年龄都在往后延。按照汇丰近几年的报告所示,在50—59岁的受访者中,参加工作的平均年龄为19岁,而在30—39岁的受访者中,这一年龄为22岁;类似的,在50—59岁的受访者中,平均结婚年龄为24岁,而在30—39岁的受访者中这一年龄为27岁[15]。而生育年龄的延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了。过去,基本上60岁之前,子女就已经独立成家,意味着当自己还未真正进入老年阶段时,自己的子女就已独立成家。而如今,随着代际年龄间隔的逐渐扩大,以及前文所说的人生大事的推后,在60岁之前,子女就已结婚成家的比重越来越少。人生大事的延后,从深层次上来讲,是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的改变,使得年轻人不急于成家、不急于参加工作,仍然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真正开始独立生活的时间点推后了。

那么,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我国老年人口消费问题有何关联呢?现在的老年人口,特别是低龄老年人口,子女往往还没成家,仍然与父母同住,家庭模式仍然是与进入老年阶段之前一样,没有发生质的改变。而对于现在已经是中龄老年阶段的老年人口而言,他们的子女多半已经从原来的家庭中独立出去,独立成家,那么这些老年人口的居住模式就是纯老年家庭。而随着人们人生大事的推后,低龄老人中子女仍未完全独立的比例会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进入纯老年家庭的时间表也在逐渐推后。这样的变化对老年家庭的消费带来如下的影响:

1.受原来家庭模式所遗留下来的消费习惯的影响更深

既然子女独立成家的年龄推后,那么,老年家庭从原生家庭到纯老年家庭的转变时间点也在推后。这就意味着,老年人口在原生家庭模式中所生活的年数占整个一生的比重增加,由此老年人口受原生家庭模式下的消费习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实际生活中举例的话,老年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中,如果子女成家有了小孩,老年人总会照顾孙子女,那么也就没有时间出去旅游。而等到孙子女不需要每天照顾,老年人已进入中龄老年阶段,出去旅游的意愿与实际条件就减弱了。也可以这么认为,进入纯老年家庭时间点的推后,为低龄老人出门旅游提供了时间、精力、财力的支持。(www.xing528.com)

2.为子女置办婚礼的大额开销所发生的年龄阶段也在推后

通常在子女结婚前,父母会想尽办法准备婚房、车子以及彩礼嫁妆等,这些财物对于一对低龄老年夫妇家庭而言是非常大的开支。而随着上文所提人生大事的延后,父母为子女置办婚礼所需的时间点也在推后。这样就产生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原本这些花销的时间点在退休前,而现在与未来,这些花销的时间点都将发生在退休之际或退休之后。我们知道,退休前后的收入是有一定落差的,那么,为了给子女置办婚礼,父母就更倾向于在退休前的更多年数进行财力的储备,以备在退休后用于子女结婚。由此,他们在退休前一段时间的消费会紧缩,而退休之初的当期收支赤字会急剧上升。

家长为子女置办婚礼的大额开销的时间推后,很有可能加重老年初期的收支赤字问题,这给人们能否做好退休前的财富准备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汇丰的调查报告,亚洲民众在退休准备上是最积极的,特别是中国内地。但是,对于中国内地民众而言,依赖政府养老仍然是最高的选择[16]。尽管中国内地居民对退休的经济准备是相对充裕的,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内地居民在退休之后就没有经济担忧。因为这也从反面反映出,我国退休之后的养老金退休金的保障水平还未达到足以让居民在退休前无需做退休准备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退休前没有做好充足的经济准备,而在退休初期就面临子女结婚等一系列的大开销,就很有可能影响老年阶段中后期的生活质量。再加上,我国居民在退休之后参与有偿劳动的实际比例并不高,老年阶段经济收入绝大部分只能依靠养老金或退休金,老年阶段的收支赤字问题将会更加棘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