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应结合ABC企业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分析,以便找出影响企业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制约因素以及营业外收支变动的原因。

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一、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内涵

如前所述,商品经营是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消耗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商品。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就是不考虑筹资投资问题,只研究利润与收入或者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通过考察销售的获利水平、所得与所费之间关系来评价企业经营的效益。分析商品经营盈利能力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以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各种收入利润率;二是以成本费用为基础计算各种成本利润率。

二、收入利润率分析

收入利润率是以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反映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其基本表现形式是:

利润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它是收入扣除费用后的余额。扣除的费用项目范围不同,会得出不同含义的利润。如果不在利润之前加上任何定语,就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利润依扣除费用项目的范围不同,划分为毛利、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不同的收入利润率的内涵不同,揭示的收入与利润的关系不同。

(一)利率

毛利是指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后的余额。毛利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毛利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反映每百元收入中获取的毛利额,其计算公式为:

毛利率是企业获利的基础,毛利率越高,抵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商品经营的盈利能力也就越强。影响毛利率变动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市场供求关系而导致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变动: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上升会导致毛利额和毛利率的上升,但销售量与销售价格通常是此增彼减的关系,尤其是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内部因素包括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成本管理水平、产品构成、企业战略。毛利率指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一般来说,营业周期短、固定费用低的行业的毛利率水平比较低;而营业周期长、固定费用高的行业则要求有较高的毛利率,以弥补其巨大的固定成本。因此,在分析毛利率时,必须与企业的目标毛利率、同行业水平及先进水平企业的毛利率加以比较,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二)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营业税金、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利润是企业最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不考虑非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商品销售额提供的营业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此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

对营业利润率而言,其影响因素包括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两方面。营业利润同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越大,营业利润率越高;营业收入则从反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当营业利润一定时,营业收入越大,营业利润率越低,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越差。这说明企业欲提高营业利润率必须是用同等的营业收入实现更多的营业利润。因此,影响营业利润率的关键因素是营业利润的大小。营业利润的构成要素中,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损失与企业基本经营业务的关系相对较弱。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就成为营业利润的决定因素。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分析,本节将单独阐述。

(三)销售净利率

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率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获取的净利润能力,反映每百元收入中带来的净利润额。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营业收入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经营中往往可以发现,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由于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大幅增加,企业净利润并不一定会同比例地增长,甚至会出现负增长。盲目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未必会为企业带来正的收益。因此,分析者应关注在企业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净利润的增减程度,由此来考察销售收入增长的效益。销售净利率还可以根据分析需要,进一步分解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以便具体分析其发生变动的原因。

(四)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是将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加上利息支出(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资本化利息)。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是指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销售息税前利润率是财务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剔除了负债利息率和所得税税率的影响,从而能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现行财务报告并不披露利息支出,外部分析主体只能使用利润表中财务费用代替,但有时会产生较大差额,因为有些财务费用并不是利息(如汇兑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也不是所有利息费用都计入财务费用(如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利润率是正指标,指标值越高越好。分析时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确定适当的标准值,如行业平均值、全国平均值、企业目标值等。

下面根据ABC公司的利润表及附表资料计算出2008年的收入利润率及与2007年的对比情况,见表9-3。

表9-3 ABC公司收入利润率分析表 单位:千元

从表9-3可以看出,ABC公司2008年的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比2007年都有所降低,分别下降了2.17%和1.55%;而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却有所上升,分别上升了0.12%和0.31%。这说明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只是由于非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营业外损益才使企业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略有提高。对此,应结合ABC企业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分析,以便找出影响企业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制约因素以及营业外收支变动的原因。

三、成本利润率分析

成本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成本利润率是以成本为基础计算的反映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其基本表现形式是:

成本也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按包括的范围不同,成本可以划分为营业成本、营业成本费用、全部成本费用,因此,成本利润率也有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成本利润率的内涵不同,揭示的成本与利润的关系不同。

(一)营业成本利润率

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各种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成本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二)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营业成本费用是指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营业利润与营业成本费用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三)全部成本费用利润率

全部成本费用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耗费,包括正常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成本费用,也包括非正常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全部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利润总额与全部成本费用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以上各种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所得与所费的比率,体现了增加利润是以降低成本费用为基础的。这些指标的数值越高,表明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每一元成本费用取得的利润越多,劳动消耗的效益越高;反之,每消耗一元的成本费用实现的利润越少,劳动消耗的效益越低。所以,成本利润率是综合分析企业成本效益的重要指标。

成本利润率也是正指标,指标越高越好。分析评价时,可将各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标准值的确定视分析目的而定。

根据ABC公司的资料可计算该公司的成本利润率,见表9-4。

表9-4 ABC公司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表 单位:%

从表9-4可以看出,ABC公司2008年的营业成本利润率和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都比2007年有所下降,而全部成本费用利润率却有所上升。营业成本利润率和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的下降说明该企业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在降低,企业营业利润的增长慢于成本的增长;同时,由于营业外损益的增加使全部成本费用利润率略有上升。对成本利润率的进一步分析,也可以从各成本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

四、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主营业务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主营业务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是营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营业务利润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营业利润甚至利润总额的高低。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影响因素是不同的,但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的基本因素可以从它的计算公式中找出,即:

主营业务利润=∑[产品销售量×(产品单价-产品单位成本)]

可见,影响主营营业利润的基本因素有销售量、产品单价、产品单位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还受产品品种构成的影响;在生产等级品的企业又受产品等级的影响。另外,销售税金中的价内税(如消费税、营业税)税率或单位税额的变动也会对其产生影响。(www.xing528.com)

(一)销售量变动的影响

产品销售量是影响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产品单位利润一定的情况下,销售量的增减直接决定着利润的增减。销售量的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产品销售量变动的影响额=基期产品形式利润×(产品销售量完成率-1)

产品销售量完成率用于检查销售量的完成情况。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可直接以报告期实物数量进行对比计算。但生产多种产品时,实物量不能简单相加,需与产品价格相乘(各种产品比价不尽合理时也可采用产品单位成本),转化统一的货币单位,以便汇总。

(二)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价格与销售利润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利润越多。产品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

销售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报告期产品销售量×(报告期产品单位售价-基期产品单位售价)

企业产品价格的制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国家价格政策、市场供求关系、产品质量等级等。综合来看,价格变动可归纳为政策原因(含国家价格政策和企业价格政策)和质量原因。政策原因的影响一般可按上述公式计算,但若属于等级品价格调整,则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销售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等级品销售数量×(实际等级品的实际平均单价-实际等级品的基期平均单价)

质量原因的影响一般通过提高产品等级构成变动来进行分析。产品等级构成是指在等级产品的总产销量中各单价产品产销量所占的比重,它对销售利润的影响额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等级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报告期单价品销售量×(实际等级构成的基期平均单价-基期等级构成的基期平均单价)

(三)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产品销售成本即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其增减变动对销售利润也有着直接影响。如果其他因素未发生变化,则销售成本降低多少就会使销售利润增减多少,所以,企业扩大销售的同时还应注重成本管理。

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额=∑[报告期产品销售数量×(基期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报告期产品单位生产成本)]

(四)销售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

销售品种结构是指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在总销售量中所占的比重。在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必然存在品种结构问题。由于不同产品的销售利润率是不同的,企业开拓多个市场并销售高利润率的产品必然引起综合利润率的提高,使销售利润增加;反之,会使销售利润减少。销售结构变动是由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变化引起的,实际上销售产品的结构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结合在一起对销售利润产生影响,只是为了分析而将它们区分为两个因素。确定销售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有多种方法,这里只介绍一种:

销售品种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报告期产品销售量×基期产品单位利润)-基期产品销售利润×销售量完成率

该公式不能反映出各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利润的具体影响额,只反映了销售结构变动的总影响额,但比较简单,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五)税率变动的影响

如果企业生产销售的是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等属于应交消费税的产品,消费税率或单位税额的变动将影响销售利润。企业如果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消费税,消费税税率变动的影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消费税税率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基期消费税率-实际消费税率)]

企业如果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消费税,单位消费税额变动的影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位消费税额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报告期产品销售数量×(基期单位消费税额-实际单位消费税额)]

【例9-1】 假设某公司2011年和2012年主营业务明细资料如表9-5和表9-6所示:

表9-5 2011年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 单位:元

表9-6 2012年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 单位:元

根据上述资料,对各因素变动对公司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分析如下:

分析对象:366 000-323 000=43 000(元)

因素分析:

(1)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323 000×(106.60%-1)=21 318(元)

(2)单位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单位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3 700×(130-126)+1 800×(210-212)=11 200(元)

(3)单位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单位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5 600×(69-67)+3 700×(94-96)+1 800×(140-138)=7 400(元)

(4)销售品种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销售品种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5 600×28+3 700×18+1 800×74)-344 318=12 282(元)

(5)单位消费额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单位消费额变动对利润的影响=5 600×(10-9)=5 600(元)

可见,该公司2012年产品销售利润比2011年增加43 000元,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销售量增加、销售结构变动以及价格和税额的调整都是利润增加的因素,说明企业在改善品种结构和扩大销售等方面比上年做得好。但单位成本上升导致利润减少7 400元,三种产品中有两种产品单位成本增加,一种减少,虽然数额不大,但应引起注意,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